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习惯于把宗教与神学相提并论,或许两者本来就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是一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将经历的一个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宗教强调仪式化,在各类的宗教仪式上,总是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教徒干着相同的事,或是祭祀、或是礼拜,但真正的意义其实只是把人们集聚在一起做一件相同的事,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物质,与恋爱的感觉类似。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楚辞》有那么多优美的词句大都是朦朦胧胧暧昧不清的。在宗教仪式上,大家一起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那么大家在一起之后总是要做些什么事的,理由有很多,或是乞求人民和谐安康、或是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也或者是乞求国家没有那么多的战乱,那么向谁乞求,就成了一个问题。
一般人遇见难事,都会想到自己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才会想到去依靠,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遇见什么事总会找到他们。但也有人说这是懦夫的行径,认为就算天大的难事也必须要自己扛着,所以不提倡。关于这句话的对错,就不在这里多做讨论了,但总的来说,我们要去依靠的都是某个人,或者一个地位、一个名号,这都是很实在的。如果碰到一件无论如何都不能以自己的能力改变的事情,就只有寄希望于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比如公会、国家,但如果靠国家也解决不了,就只有在自己的内心找希望了。
在世界上找不到什么依靠的时候,就会制造出能让自己心安的虚的东西,例如神。如果国家连年战争,人们的愿望往往是希望战争停止,但这却不是他们个人意愿能够改变的,这时候人们就会制造出一个能让战争停止的神出来。但这样的神往往不能解决问题的,但无论能不能解决,人们都会紧紧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于是,宗教与神学便有了联系,从此也喜欢把宗教与神学相提并论。
前面说过,哲学是一门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学问。要么接近于神学,要么接近于科学。有位读者说:“哲学向人类社会妥协后就是宗教”,其实并不是很准确。宗教内有哲学,但并不是哲学导致了宗教的产生。真正使接近于神学的哲学变为宗教的其实是人,所谓的普罗大众,但哲学并没有内化为宗教。于佛教来说,佛教是面对普罗大众的,佛学则是相对于少数的知识分子而言的。也许佛教带了些许的神学成分,但佛学大多都是理性的。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或许处于永不相容的状态,喜欢看国外小说的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19世纪的小说特别的难读,在1896年时,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思创办了《每日邮报》,他注意到,当时英国的报纸大多针对有闲阶级,内容比较冗长,定价也高。于是他就大力宣传他的报纸“这是忙人的报纸,穷人的报纸”,“只卖半便士的便士报”。但当时的报纸都是写给知识分子们看的,报纸上也没有图,写的不是很晦涩但也不是很通俗。由于其定位的问题,《每日邮报》一出,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因为其版面上配有图,并且写的很通俗,事也非常具体、贴近生活,所以《每日邮报》便慢慢取代了当时其余报社的地位。所以之后的小说才会这么难读,被称为“知识分子的最后一道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