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潮涌江东。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点园区,海口江东新区承载着制度创新试验田、对外开放新窗口的战略使命。在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的关键节点,这片热土正以“抢滩登陆”的奋进姿态,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配套建设、人才集聚等领域打出组合拳,构建具有自贸港标识度的现代产业生态圈,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链式思维激活产业聚变效应。江东新区聚焦“3+X”产业体系,以临空经济、新金融、数字智慧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在临空经济区,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已吸引中国商飞等12家头部企业入驻,形成航空维修、航材贸易、融资租赁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链式招商”模式,使园区产业配套率提升至75%,企业采购成本下降30%,展现出产业集群的虹吸效应。针对跨境数据流动、离岸贸易等堵点,园区创新“数据海关”监管模式,搭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成功落地全省首单跨境数据合规交易。在数字贸易港先行区,58家数字企业运用“零关税”政策,年节约运营成本超12亿元。制度创新的破冰之举,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双轮驱动构建要素引力场。营商环境与人才生态的双向赋能,塑造江东新区独特竞争力。全国首创的“审管法信”一体化平台,实现从企业注册到政策兑现的全流程数字化,审批时限压缩82%。全球投资服务热线提供8语种24小时服务,帮助外资企业解决从跨境结算到国际人才认定等237类问题,让“投资海南,首选江东”成为市场共识。在人才争夺战中,园区构建“候鸟型”人才用管机制,推出跨境执业资格互认、国际人才税收优惠等政策包。江东国际人才社区集成智慧医疗、国际教育等配套,吸引普华永道全球交付中心、安永区域总部等机构落户。随着“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推进,园区人才总量两年增长3.6倍,硕士以上人才占比达41%。
超级枢纽催生产城融合范式。江东新区以“港产城科”融合理念重塑空间格局。美兰机场T3航站楼、湛海高铁枢纽建设,构建起“路空铁港”立体交通网络。临空经济区布局跨境电商产业园、航空物流基地,实现“港货直通”6小时达全国。这种交通优势与产业布局的深度耦合,使园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30%。产城融合的深度实践在生态CBD显现成效。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系统与5G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构建起未来城市样板。当产业社区与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免税商业形成15分钟生活圈,一座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已跃然而出。
站在封关运作的历史门槛前,江东新区的实践揭示:自贸港建设不是政策红利的简单释放,而是通过制度集成创新重塑经济地理。当“一线放开”对接国际规则,“二线管住”创新监管模式,这里正探索着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新路径。这种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人才集聚为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更在改革开放新高地树起鲜明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