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有个非常奇特的规律:人的个性与他的办事能力成正比。但是个性越强、能力越强、越锋芒毕露,职场中他的工作前景会非常不理想。听起来不合理,也不正确,但这就是现实。
江南名士庞统在孙权那碰了一鼻子灰,屁颠屁颠前来投奔刘备,刘备见他猥琐模样,心中便有三分不悦。而庞统见了刘备,拜都不拜,只是作揖,也没拿出鲁肃与孔明的介绍信,十分傲慢无礼。
但庞统名声在外,于是刘备给庞统一芝麻小吏,没想到上任后庞统终日饮酒作乐,不谙政事。此事传到刘备耳里,便派张飞和孙权去办他,可没想到,不到半日,就将积压百日的公案处理完毕,毫无半点差错。这一下子让刘备等人刮目相看,重用庞统。
庞统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心胸宽广的刘备。若投奔心胸狭隘的主子,早就脑袋搬家了。祢衡,孔融之流,哪个不是才华盖世,但是哪一个有好下场?
鄙视上司是职场一大禁忌,在这个世界混,必须懂一点中庸哲学。
知道中庸的本质是什么吗?可以有性格,但不能有个性;可以很牛,但绝对不能高调;可以很强,但不能抢别人风头,尤其是上司的。
一个懂得中庸生存法则的人具体表现在:
1、他从不会挑上司的任何毛病,在日常行为和工作表现中,对上司没有任何威胁,而且执行力很强,不顶嘴,不找事。
那个从小让梨的孔融,在曹操手下,屡次和主子闹别扭。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看上了袁绍之子袁熙的媳妇甄氏,孔融写信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对他拐弯抹角的暗讽不解,哪本书上说武王把妲己赐给周公了?后才顿悟原来是孔融在消遣曹操。
后曹操征讨乌桓,孔融又道:“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牧羊,可并案也”这是公然干涉和蔑视军事行动,曹操就已经怀恨在心。后庄稼收成不好,战火不断,曹操颁布禁酒令,孔融又屡次上书反对,最后被曹操处死。
2、有罪自己承担,有功推给领导,做领导最信任的一把伞。因为他给自己创造业绩,抹平错误,这在领导眼中就是能力。
这一点,唐朝房玄龄就做的很到位。李世民在做藩王时,他就尽心竭力为主公出谋划策,拉拢人才。后李建成拉拢不成,便诋毁他,将他流放驱逐。
一时失意的房玄龄并未改变他的立场,与李世民的另一些谋士秘密筹划了“玄武门之变”,使李世民登上皇位,名垂千史。
3、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一类职场人士,可能不会做事,但很会做人,能力不足,却让你信任。因为他的嘴巴很紧,不会泄密,即使听到不该听的,也会装聋作哑,替上司保守秘密。
朱元璋少年时代在黄觉寺的好友云奇,在他发达以后来投奔他,朱元璋就让云奇在身边做一个管家。见识丰富,深谙世事的云奇,凡是朱元璋吩咐的事情,一概严守秘密,连马皇后和郭宁妃找他打听都问不出来。
对于这样的下属,朱元璋打心底喜爱,也给了云奇很大的权利。在朱元璋大开杀戒的晚年,云奇却得善终,正是忠心为仆,严守秘密保住了他的命。
低调做人,强调的是你的人品素养;高调做事,强调的是你的工作能力。
云门三唱有三种境界: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追浪。中国历史上达到第一第二种境界的大才子们很多,却很少有人能看破第三种境界。
所谓随波追浪,就是随波逐流,自己心里对事物的了解跟明镜似的,但是外表浑浑噩噩,什么事都随大流,这样不会惹人注目。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虽然被丢在泥淖之中,却依然不改其纯美无暇的本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飞talk
(本文仅供学习欣赏,事无绝对,领会精神,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