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风吹万里花香,蜂舞蝶飞,流水潺潺…这就是我的家乡,眼前的中峰镇。脑海里萦绕着十几年前的记忆,那是青瓦土墙,爬满蜘蛛网;这里山路泥泞,脚踝满是污泥;那时没有自来水,就只能喝生水。记得那一年我要上学了,我爸爸给我买了一条漂亮的花裙,他走了十几里山路,足足3小时啊!那个时候在家务农多难以维持生计,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家中多是老弱妇孺。
我的家乡中峰镇,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小镇。但是今天她早已抹去了以往的故事,谱写了新的篇章。
在2016年的时候中峰镇利用扶贫资金,帮助确定的101户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还建起了扶贫养蜂基地,这位就是我们镇的养蜂专家邹晋,他在指导村民养蜂技术。至2020年蜂群从不到1000群增至8000群,年产值从200万元增至1200万元。蜂农中比较突出的是这一位,中峰镇贫困户杨永开,2016在扶贫干部的鼓励下,开始了他的第一批中蜂养殖。经过不断地学习、寻求合作社帮助,养蜂技术越来越成熟,至2019年依靠养蜂年收入超6万元,成功脱贫。后来在政策推动,引进甜蜜农业有限公司,创办“甜蜜中峰”品牌,让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工作,增加收入,并且解决了贫困户以及大户蜂蜜卖不出去的问题,村村通、户户通公路修建,推动了乡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打开了蜂蜜的销售市场,从而带动全镇蜂蜜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也是我们那里非常重要的名牌,围绕“蜂主题”,打造“甜蜜小镇”,集休闲、观光、体验、采蜜为一体,也是青年创客们的实践活动基地。结合玫瑰庄园、中峰老街、灵应岩石桅子群、东汉崖墓遗址等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同时带动乡村农家乐发展,让农民增收,日子越过越甜蜜。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转战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主题,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中峰的振兴是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振兴的缩影,前几天新闻报道重庆的奉节脐橙首次乘飞机出口新加坡、潼南也联合四川安岳等地发展柠檬产业一体化,构建柠檬产业链,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湖南十八洞村、贵州遵义花茂村几年前还是落后贫困的小山村,今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八方而来,已成为探访古村落的旅游胜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少不了常年奔走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这位是我村年近花甲的村支书何明勇,今年已是他任村干部的第19年,每次走村串户时都会携带一个笔记本,记下哪家有困难,哪天需要完成什么事,这些年他已经记下了好几十个笔记本;这位是扶欢镇老党员肖朝,虽无一官半职,但在村里声望颇高,是有名的“和事老”,无论是邻里矛盾调解还是人居环境整治,他都尽心尽责。还有第一书记黄文秀、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海归村官秦玥飞,一批批大学生、退伍军人投身乡村建设,他们带来新思想、新技术,为乡村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山间的那一抹“甜”,是中峰蜂蜜带来的甜蜜,是乡村旅游带来的舒适,是乡村电商带来的便捷,是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丰收,更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带来的心里的甜。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泽润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