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给孩子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孩子吃着都会说,还是妈妈包的饺子最香!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越大,越喜欢回忆从前的缘故,我总是说,怎么也比不上我们小时候的味道啊!
你看着现在吃个饺子多简单,饺子皮儿是买来的,肉,大葱姜什么萝卜莲菜的,想吃什么馅儿,在打肉机里打出来,拿回家一混一掺,放些调料一搅一拌,饺子馅儿就成了,真是太方便了,省时又省力,但吃起来就是没有过去的味道好。
在过去,包个饺子哪有这么简单,道道工序都是精工细作,用心完成。和面,左左右右使劲儿揉,擀皮儿。萝卜切片后,要煮一下沥水剁碎碎的,单是把切好的肉再剁成肉泥,都要花些功夫。剁葱姜的时候,经常会被窜了鼻子,迷了眼……
特别到过年,听谁家案板帮当帮当,比赛着,响得欢快,家家户户开始剁饺子馅儿了,迎新年的气氛浓了,和睦团圆的画面铺开展现……
孩子也说,爸爸饭店的松针包子,开始盘馅都是用手力,顺时针一个方向,不停搅拌大盆里剁好的肉馅儿,包好蒸熟后可好吃了。后来爸爸累得胳膊疼,就买了搅肉机,包子的味道大不一样了。
是啊,方便了,不累了,但是馅儿的味道没有了松软中的那股韧香劲儿。我对孩子说,你看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拍摄一个百年饺子馆,延续到现在,那肉馅儿都是用心手工制作,看大厨手舞刀具在案板上有节奏地帮当帮当,人累得胳膊酸疼,而剁出来的肉泥儿,还有那用手的力量搅拌出来的肉馅儿,都倾注着多少真真实实的情感。
现在的生活,人们时常愿意买好料,哪怕排队等着打饺子馅儿,或者去超市买现成的,也不想在家费时费力。吃一顿饺子,舌尖的味蕾也许会有鲜美可口的感觉,可是在心里,深深的回味一番,不好说有没有。
婆婆在世的时候,非常喜欢吃饺子,我就说,这太容易了,想吃我就给你包。一个人一会儿功夫,全家人就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了。八十岁的婆婆总是伸出大拇指,好,封你个包饺子能手……
是的,我是一个包饺子能手。因为十四五岁的时候,在寒暑假里学习之余,就跟父母学会了和面,擀皮儿,包饺子。这些,要感谢我的父母亲。
我的父母年轻时都是支边的热血青年,母亲师范刚毕业,就怀揣梦想,去了青藏高原。父亲参军复原后没有回家乡,依然是有理想,有抱负,投身于空气稀薄,人烟稀少的高原恶劣环境,奉献于他热爱的气象事业,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
八十年代初期,我们随父母回到内地,慢慢长大了,总感觉父母的感情不是那么亲密,他们从不吵架,但是冷战,家里的空气凝结,那滋味儿,不好受。
母亲那时好像因为回内地后的一些不适应,不如愿,总是不开心。父亲一句话不对,母亲就阴沉着脸,几天不和父亲说话。两三天,一星期,甚至一个月!母亲清高孤傲,不高兴时说话语气偶有伤人,爸爸沉默寡言,温和慈祥。我是老大,我和弟弟妹妹都很怕母亲。
母亲对我们几个的教育,管束很严厉。那个年代,家里的条件还是很让人羡慕的,但她从来不会娇惯我们任何一个人,不仅在学习上,而且从小就培养我们良好的干净整洁,勤快,爱劳动的习惯。在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上,对我们都有明确分工。
小时候从开始的不太乐意,到后来的习惯,慢慢体会到分担带来的快乐。现在想来,母亲所有严格要求,对于我们后来的成长,都非常有益,这一切都是如此正确。
还有平常的礼貌规则,看人的眼神,站姿坐姿这些方方面面,都不容怠懈。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外和几个孩子玩得正高兴,仰着头哈哈大笑,一副忘乎所以的样子,被母亲隔着窗户喊到屋里,上来就狠狠呵斥一顿,女孩子家哪有那样大笑,像什么样子!那一年我应该刚上初中吧,从此微笑,笑不露齿。
母亲爱吃饺子,可是她很奇怪,吃饺子用筷子把一个个饺子捣开,只吃馅儿,把皮儿拨在碗的一边。父亲说,那还不和吃肉丸子一样嘛,母亲说,怎么会一样呢,你不懂。
因为母亲的爱吃饺子,和她的不怕麻烦,不用等到过年,隔几个星期,或者我们放假,家里都会包饺子吃,而我们全家,乐在其中。
春来了,一个星期天,我和母亲带上小筐,小铲子,骑着自行车,去郊外田间地头挖荠菜。母亲说,换换口味,尝尝鲜,回来准备包荠菜鸡蛋馅儿饺子。
一家人围在一起,乐呵呵摘荠菜,然后父亲和面揉面,母亲炒鸡蛋,那掺合着春天味道的饺子馅儿,鲜美飘香,溢满整个房间各个角落。
回味春风拂面撩着发梢,可以近距离感受母亲发丝的清香淡雅,为与我轻声细语的惊宠而幸福无比,以及从郊外回来,母亲脸上一整天都不会消逝的笑容,父亲内心的喜悦,紧缩的眉头舒展开,张罗着包饺子……这一切,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也从那一刻,我爱上了包饺子。
我喜欢包饺子,不是因为我多么喜欢吃饺子,而是一到包饺子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围在一张桌子上,为了我们,他们也会说上几句话。家里的气氛,不用我们刻意开着黑白电视,让里面的喧闹来弥补屋里的安静,或者把录音机音量调大一些,增添氛围。
僵持的局面,总会因为包饺子这样全家人的集体活动而慢慢缓解,如冰雪化开……
母亲系上围裙,开始把父亲揉得圆润光滑的面团,揪成一个个小团儿,擀皮儿。父亲和我在客厅包饺子,弟弟和妹妹轮流,你一趟,我一趟地把饺子皮儿从厨房拿到客厅。
擀面杖在案板上唱歌,圆圆软软的小面团在母亲的手里旋转,变,变,变得薄而圆满。饺子皮儿在父亲的手心,一小勺子馅儿,填满, 两手一捏,圆鼓鼓,一切恰恰刚好。暖暖的空气在流动,温馨的氛围,预示吉祥如意。
弟弟妹妹来来回回,就客厅,厨房几步那么短的距离,不小心运输途中故意有了碰撞,愉快的笑声在小小的房间回荡……
我和弟弟妹妹使个眼色,他们就会拉着母亲的手从厨房出来,也坐在沙发上,父亲的对面。而我赶紧接过擀面杖,系上围裙,让小面团在我的手里快乐旋转……弟弟妹妹的脚步也更加欢快,包饺子喽,包饺子喽!
包饺子,一家人就能团团圆圆,在一起高高兴兴。包饺子,是体谅,包容,是默契,和谐。许多年过去了,这样的画面时常萦绕在脑海,而且越来越清晰,它是那样温暖,刻骨铭心。
饺子包好了!母亲把两簰子,排列整整齐齐如元宝,象征着吉祥的饺子端到厨房,父亲起身去往锅里添水,我们三个就会围在厨房,等待着,看一个个圆嘟嘟的饺子在锅里慢慢升腾,继而翻滚,兴奋跳跃,热气腾腾,感召着新的希望,我们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