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回去了一次,再上次回去还是13年秋季,搬的搬走了,打工的打工了。以前我们聚集的大房子也锁门了。那么大的屋子就这样萧条了。隔壁家的房屋在雨水里塌了,门口种的南瓜藤爬上了墙壁,房檐的南瓜长的却是很茂盛。没住人的房子门口长满了杂草。J家的枣子听说早就被别人摘完了。地上散落些许干的红枣。W家的大石孔也放在了门口了,晴天晒天阳、雨天储雨水,天晴了再晒干……那颗最大的板栗树杆还躺在石墙边,二十多年过去依旧可以看出这是颗大树。如今退耕还林,大家已经种上了所谓杂交的板栗树了,树不大但是结的板栗又大又好。不过我还是觉得味道没那么甜。我家隔壁的那个黄泥土菜园也建成了房子。门口的那个大菜园也整成了一块大平地。种了很多黄色的康乃馨,开的很茂盛。小河边的李子树也被人砍了,剩下的树干还发了一些新芽,也许几年后又是一颗李子树了。L家门口的大梨树也要死不活的了。记得是砍过几次树杆,结的梨也没那么甜了。满树的梨花怕是再也看不到了。反倒旁边的板栗树却长的枝繁叶茂的,树长在了围墙边,板栗全部掉再了下面的菜园子里。对哦,旁边的这个菜园当年还是那谁养牛的地方。他老了后也就不养牛了偶尔打打麻将,后来走了牛屋也就废了。他是个奇人,一个人过了一辈子。年轻的时候看看书,那时我们经过他的小客厅,时常看到他在那捧着本厚厚的书,他还爱打个牌,不过应该没什么人愿意和他打,又凶又磨叽的。后来老了也就走了。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应该没在家了。他走后厨房锁起来了,房间也锁起来了。听奶奶说大家整理他的房间时还在手电筒里找到了一些钱。还有一些什么奇怪的东西我也记不清了。这个大房子就这样慢慢的关门了。几代人的祖屋,大人们打牌乘凉讲闲话的汇集地,我们这群小孩子捉迷藏跳房子还有各种游戏的娱乐场所。大石门框、雕花木窗子、天井、暗房、高房梁……小时候我时常幻想我们都住进这个大屋子,你家住主屋、他家住侧边、她家又住后边的房间……大人们口中的这个房子是不吉利的。说里面有个猪妖,抓了又有。从儿时记忆开始有六个人在这房子离开。年轻的、老的。终于大家都搬走了,房子空了,前后左右的六七个门也关起来了。只留下门口那颗老桂花树。

2014年听说小河边的石板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各家各户的门口也打上了水泥,正好从我们家门口沿着小河边的水泥路往下走就到了大马路上了。小河边的那个当阳肥沃的大菜园听说也请来挖机挖成了一个大平地了,小河边和大马路汇集的那地方也把原来的几块水田挖成了一个大的停车场了。而我们当年的小学已成了一个接待五湖四海旅客的大山庄了。这也应该成了我们村的一大重要标志。再沿着大马路往上走,当年我心中所谓的大马路的尽头二字头也建了一个大宾馆,据说装修的不错。而沿着小路走,水泥路也早已修到山脚下,山上也在建着旅馆……这一切都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我们的家乡如今成了人家闲游的地方,而我们也搬到别人的家乡。

不知道如何结束,有写不完的回忆,零零碎碎的,关于马路边、河里、山上、菜园子里、房子里、还有我的小伙伴父老乡亲……我想我下半辈子回那里的次数应该数得清了。也许今年回一次、也许太匆忙了也就不回了。谁又知道了。

2015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