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天天写9:大咖告诉你:为什么你懂得那么多道理,却无法过好这一生

最近得到上线了一个名叫《产品思维三十讲》的产品,主讲人是湖畔大学产品教育委员会的教学主任,梁宁老师。这款产品做的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2018年虽然刚刚过了一个月,可是,要问我2018年最重要的观念升级是什么,梁宁老师提供的产品观念绝对算一个。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梁老师给我触动最大的一节课:人的恐惧。

说到人的恐惧,你可能会说,恐惧很简单,这不是就是害怕么?对,你这么理解没错,可是,如果我告诉你,你的恐惧决定了你这辈子能做多大的事情,你是不是觉得还挺神奇的?

要理解上面这句话,我们首先得搞清楚“恐惧”和“愤怒”两者的关系。先看一个例子:

一只跑来跑去的小猫,正高兴的玩着,突然,另外一只猫闯入了它的领地,想要抢食。那前一只小猫会怎么做?它会龇起牙,翘起尾巴,把整个身体拱起来,一副随时准备扑过去拼命的样子,此时,你从它一系列的动作中,分明看到了愤怒。

可是,如果来的不是一只小猫,而是一只老虎,那猫咪会怎么做?它有可能撒腿就跑,也有可能已经四脚酸软,根本跑不动,但,它绝不会像对待入侵的猫咪一样的对待这只老虎,此时,从猫咪身上,你感受到的是恐惧。

换句话说,面对入侵、危险或者挑战时,猫咪的心理反应,就决定了它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们人也是一样,面对相同的情境,你的心态不同,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梁老师就举了一个例子:

在电影《勇敢的心》中,男主角华莱士面对苏格兰统治者的残酷,和大家的反应完全不一样:普通人就是恐惧,就是逆来顺受,就是别人抢走自己的初夜也一声不吭,可是华莱士面对这些,第一感觉是居然愤怒,和那只猫咪一样,当反应是愤怒时,华莱士就有可能做出一些普通人根本做不出的动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华莱士成为了那个“勇敢的人”。

梁老师还举了一个她自己的例子:

梁老师的两个朋友想要让梁老师去给一个很大的上市公司CEO讲讲互联网战略,梁老师本来觉得没问题,可是和那位CEO简单聊了聊,梁老师就放弃了,为什么?

梁老师是这么说的:这位大佬不是不懂部互联网,也不是认识不到互联网转型的意义,可是这么久以后,他还是待在原地不动,毫无变化,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太恐惧了。因为这份恐惧,即使知道再多方法论,他也被死死的捆在了原地。如果他不尝试突破这份恐惧,转型绝无可能。

看完了这个故事,你大概就会明白我们自己或者别人,为什么总是会做这样的事情:

1,一个女人,每天被老公打的鼻青脸肿,朋友都劝她离婚,她也知道应该这么做,可是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分手。

2,一个小年轻,明知道自己所在的行业没有前途,自己也不爱现在的工作,可就是不愿提出辞职,结果把自己整个职业生涯都耽误了。

3,一个有志青年,想要创业很多年,项目看了无数个,却总是被一些无厘头的理由否定掉。

这所有的人,所作出的不合理行为,全部都是恐惧导致的。正如梁宁老师所说的,看到了一个人的恐惧,基本就看到了一个人的边界,也就是你能做多大的事情。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了前两天文章里面提到了“系统能力”的概念。

为了更好的生活,赚更多的钱,有更大的成就,我们总是去研究那些表面的能力和方法论:如何管理,如何投资,如何写作,如何建立人际关系。可是,正如那个上市公司的CEO一样,即便我们知道了这一切的方法论,却无法克服心中的恐惧,哪怕学的再多,也不过是在那个“知道很多道理,却无法过好这一生”的循环里面打转罢了。

正如梁老师在文章中说到的,其实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四个字:直面恐惧。

这种直面恐惧的能力,就是一种系统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