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创始人之一德雷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会越好越健康。家长的鼓励,其实就是在教会孩子,如何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力量,形成自己的胜任感,最终能够真正地形成自信的品质和自主的人格。
一、鼓励让孩子更积极的认识自己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十分危险。便将其制止,并叫他下午3点到校长办公室。没到3点,男孩就到校长室门口等候,眼神迷离无光,情绪起伏不定,内心有能量在暗暗涌动。没发泄完的愤怒,错误行为的自责,面对校长责问的恐惧,同学们即将看笑话的羞愧,还有可能找家长的担忧,这些能量包围着男孩,不停旋转,形成强大黑洞般的引力波。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情景堪比宇宙大爆炸!
但是,这引力波发出的信号,被远隔千米的陶校长测量到了,他去小卖铺买了一包糖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即将发生。陶校长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
眼前的这颗糖像一颗炮弹把男孩打晕了,完全没明白啥回事。接着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质啊。”男孩被这第二颗糖彻底击晕了,随着那个卑微的自我的倒下,之前的那些情绪能量失去了中心点,四处飞散。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这时,几股奇妙的新的能量开始围绕着男孩旋转,越来越靠近中心点,良知之光越来越亮。男孩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在孩子开口前就收到了新的引力波信号,心花怒放的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男孩手握四颗糖,眼神里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这光芒,一直延伸,照耀到很远很远的宇宙边缘。
二、鼓励和表扬是维持和发展儿童浓郁学习兴趣的动力
鼓励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许多家长经常不自觉地在行动和语气上表现出对孩子的不满意。如孩子自己用餐具吃饭,弄得满脸饭菜,有些父母干脆自己来喂。小孩子帮助大人收拾碗筷,不小心打碎了盘子,大人马上说:"快离开,毛手毛脚的。"这些言行无疑使孩子心中刚萌生的信心受到打击,也阻碍了孩子尝试挖掘自我能力的意愿。同时反应出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让孩子去尝试和学习,孩子长大后也不可能会做事。因此,家长应该尽量避免表现出认为孩子是失败者。相反,家长必须明白;去做"和"作成功"是两回事,"失败"只是表示技巧不够熟练而不应影响“去做”的价值。家长对孩子"不完美的勇气"要给予不断的鼓励和培养,否则孩子会随时产生挫折感,影响心智的发展。
儿童应多受鼓舞,使他们的学习心境保持喜悦。这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人在愉快心境中学习,无论是感觉、知觉,还是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
对于儿童的记忆,鼓励能使记忆得到强化。鼓励还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只有当儿童看到自己的力量时,才会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和情绪,才能主动地去求知。及时、适当的鼓励,是对儿童努力记忆的报偿。儿童体验到记忆知识的愉快心情,就会强化记忆的效果。输出和输入信息,在鼓励的条件下能得到最大的畅通,对于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家长对儿童坚持正面教育和诱导,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的教导方法,是维持和发展儿童浓郁的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则。
三、鼓励式教育比棍棒底下出孝子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
在老一辈的教育理念里他们不太轻易表扬和夸奖孩子,怕夸多了孩子会骄傲。今天年轻的父母,已经越来越认同赏识教育的理念,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夸奖的功效真如我们想的这样吗?在老一辈的教育理念里,可能还会信奉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材“,觉得惩罚才能树立孩子的良好行为,他们也不太轻易表扬和夸奖孩子,怕夸多了孩子会骄傲,但棍棒下的孩子缺乏创作力和冒险精神。而今天年轻的父母,已经越来越认同赏识教育的理念,认为“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比如孩子表现出了学习进步,钢琴弹得不错、帮助家长做家务等等一些好的行为,父母就会不吝夸奖,会跟孩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真是太优秀了”……。的确,如果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家长期待的行为,这时候,家长能及时跟上一些鼓励,就能够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好行为。这也就是心理学里经常使用的行为强化法。我们夸奖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当出现了好的行为时,可以保持和进步;当遇见了失败和挫折,可以不灰心,不气馁。
四、鼓励与表扬的区别
鼓励和表扬有着本质的区别,表扬更多的是对孩子外部的评价,这样容易导致让孩子依赖外部的评价;而鼓励则是对孩子内部的激励,这样能够让孩子学会自主的评价自己。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成功的感觉。尽可能具体、客观地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和成果,细节很重要。要夸那些成长性的特质,而非固定性的特质。
舟舟一次数学没考好,变得有些悲观和消极。舟妈为了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提升自信,于是开始使劲夸孩子。舟舟英语单词背完了,舟妈夸孩子特别聪明,背单词背得快;舟舟作文写的不错,舟妈就夸孩子文笔好,将来一定能当作家。某天又数学测验了,妈妈问他考的怎么样。舟舟不情愿地说:考了82分。 舟妈听了,说:“这次能上80了啊,真棒!”可没想到,舟舟听了妈妈的表扬却生气地说:“你一天就瞎夸我,知不知道我这次只考了班里倒数第6,有什么好夸的,你的夸奖就是在骗我,我不想再听到你的表扬了。”乐乐一家都很信奉赏识教育,无论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都把对乐乐的夸奖挂在嘴上。只要乐乐有一点点进步,就会夸乐乐是最棒的,最优秀的。但是最近乐乐妈却得到老师的反馈,说乐乐这孩子抗挫力比较差,和同学一起玩特别输不起,而且经不起老师的批评。阿华从小在父母的夸奖中长大,一直觉得自己特别优秀,心高气傲。大学毕业后,同班同学都找到工作了,但是阿华却一直在家混日子。混了多年,他父母终于按捺不住,问他为什么不找家公司从基层做起,先学习学习?他反问:“什么叫基层?做销售?还是打杂?在你眼里你孩子就这么没出息?我是靠脑子吃饭的,不是靠劳力吃饭的,那些工作配不上我的脑力,我为什么要去做。”他父母愣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以上三个故事,都与过度表扬有关,故事中孩子的成长轨迹却并没有如家长所愿,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为了夸孩子而夸孩子,却没有弄清楚夸奖背后的原理,这会带来几个结果:
1、孩子心知肚明,你是骗他、哄他的,他由此也就顺着学会了说瞎话来哄人;
2、过度表扬让孩子变成温室中的花朵,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因此变得特别脆弱,抗挫力很差;
3、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清楚,自我膨胀,但是眼高手低,能力配不上自己眼光,生活也过得不尽人意。
而想要让夸奖变得更有效,首先需要区分两个重要概念:鼓励和表扬。 我们前面说的“夸奖”,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的是当一个人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后,我们对他的行为肯定的言辞。夸奖具体可以分为两种:鼓励和表扬。但是大部分的家长,却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而把他们当成了一回事。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积极、肯定的回应。但是鼓励和表扬,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1、表扬指向是人VS鼓励指向是事。表扬的指向对象是人,例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很优秀”;而鼓励的指向对象是事情,例如:“这件事情你干得真不错”,“这个比赛,你投入了很多”
2、表扬看重结果VS鼓励看重过程。表扬更看重结果,例如:“你考了第一名,你真棒”;鼓励更看重过程,例如:“你的成绩是你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3、表扬是评价的语言VS鼓励是指向成功原因的语言。表扬时,家长的语言往往是有评价性的,比如:“你这样做很对”,“你的表现很不错”;鼓励时,家长的语言更多的是自我指向,比如:“我很感谢你的努力和付出”,“我很欣赏你认真付出的样子”
4、表扬是夸耀VS鼓励是夸努力的过程。表扬时,家长的语言更多的是夸孩子的人格,比如:“你很漂亮“,“你很聪明”;鼓励时,家长的语言更多的是夸孩子努力的部分,比如:“你态度端正”,“你认真练习”
总结一下的话,表扬更多的是对孩子外部的评价,这样容易导致让孩子依赖外部的评价;而鼓励则是对孩子内部的激励,这样能够让孩子学会自主的评价自己。
五、鼓励比表扬更持久激励孩子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经针对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影响,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鼓励和表扬的长期研究,而实验结果,也改变了更多家长对鼓励和表扬的认识。这个实验是这样的,首先,研究人员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孩子们被告知这是一个智力测验的任务。孩子们依次单独的完成拼图。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高告诉孩子测试结果,并附一句夸奖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第一组是表扬组,这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是鼓励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而这个实验设计有趣的点就于,孩子完成任务后,只给一句夸奖的话。一句话足够呈现出孩子对表扬和夸奖的区别是否敏感。被夸奖与被鼓励,接下来的行为大不同。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第一种简单一些,和第一轮的难度差不多;第二种难度更大一些,但是可以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个难度级别的测试。
结果却发现,在第一轮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这一轮大部分都选择了简单的任务。而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却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教授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如果想保持聪明,就不用冒风险犯错误。”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不再聪明的风险。测试继续进行,结果越来越出乎意料。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难度的测试。这次测试是初一水平的测试,难度很大。所以,孩子们没有通过测试。但是,在第一轮任务中,分别得到鼓励和表扬的,他们面对失败后的归因,却有了巨大的差异。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但是他们在测试中,却非常投入,并努力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解题。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表现的很焦虑,挑战失败后,整个人都显得很沮丧。接下来,德韦克教授又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的难度和第一轮一样简单。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退步了大约20%;而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竟然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四轮实验结束后,德韦克教授对这样的实验结果这样解释道:“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当家长们看到上述实验中,夸孩子时用鼓励和表扬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影响有如此大的差异,应该以后也会多用鼓励的方式来夸孩子。
六、如何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
1、具体、客观地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和成果
比如孩子培养孩子弹钢琴的兴趣,很多父母在孩子弹完一首曲子后,可能只是一句赞美的话带过:“宝贝今天的曲子弹得真不错!”其实这样的夸奖,并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应该给表扬赋予鼓励的力量,比如这样表扬孩子:“今天的曲子弹得非常熟练,中间没有什么间断,而且弹奏的时候特别带有感情,让人觉得特别有意境。”又比如,孩子一直比较自我,但是这次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了小朋友吃。你可能只会说:“孩子,你真棒!”。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也就敷衍而已,并无鼓励作用。如果我们这样肯定孩子的表现:“宝贝,我看到了你今天主动把你很喜欢的食物分享给小朋友哦,你学会了如何和别人分享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让我很欣赏。你看到了吗?小朋友吃到你分享的食物,也会很开心。”所以,每次要表扬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量说出他值得表扬的细节,也要尽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为他的这些优点而感受到的快乐和骄傲。
2、夸那些成长性的特质,而非固定性的特质。所谓固定性的特质,就是说一个人身上固定不变的特征,比如:聪明、漂亮,这些固定的部分也有一个特点:大部分都是先天的。而一个人的努力、坚持、认真、负责任等能力,却都是非固定性的,是能够后天提升的,如果刻意提升和加强,这些特质也可以不断地成长,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成长性特质。这也就如上文中德韦克教授的实验中那样,当孩子挑战成功后,把孩子成功的结果归因为努力,即使下次挑战失败了,孩子也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因此会更加努力;而如果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为聪明,如果挑战失败了,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再聪明了,因而变得灰心沮丧,不再愿意面对挑战。无论鼓励也好,表扬也罢,我们夸孩子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一个自主独立的人,他能够内心有力量,能够有能力对自己做出评价,能够在遇见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自我激励,而不是总是依赖于外界的评价。
七、不能过度赞美。过度的赞美,为孩子生成了一个虚假的个人镜像和虚假的生存图景,让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困苦。过高的期待,则让孩子面临着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愿景和难以回报的父母恩德,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与失落、自责与自怨。这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忽高忽低、忽热忽冷,让孩子幼稚的头脑天旋地转,幼小的心灵无所适从。
1、为什么孩子容易玻璃心?
因为他们过的是假生活。最近收到一个妈妈的留言,说自家的儿子有颗「玻璃心」,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哭,一句话说重了,眼泪就在眼眶打转。所谓「玻璃心」,就是说人的心理脆弱,得像玻璃一样,稍有不顺就会变得粉碎。孩子心理脆弱,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问题。大多数玻璃心的孩子,都是遭受两头挤压的「三明治孩子」,一头是家长在往上捧;另一头是社会在往下压。双重挤压,让孩子柔弱的心灵不堪重负,变得像玻璃一样脆弱和易碎。有人说,如今很多孩子都患上了「表扬依赖症」。孩子刚会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他:宝宝真聪明!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赞美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孩子只愿听好话,不面对任何现实的打击。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禁不起一点儿的挫折,一旦遭遇逆境,很容易变得消沉。另一方面,孩子又承载了太多的重托与厚望。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都给他,这六个人也都会对他有期望。六个人爱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感受呢?不止幸福,更多的是压力。除此之外,随着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今天孩子的学业压力也是空前大。过度的赞美,为孩子生成了一个虚假的个人镜像和虚假的生存图景,让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困苦。过高的期待,则让孩子面临着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愿景,和难以回报的父母恩德,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与失落、自责与自怨。这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忽高忽低、忽热忽冷,让孩子幼稚的头脑天旋地转,幼小的心灵无所适从。
2、捧杀和碾压,都是孩子自信心的大敌。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真实的生活,才是培育孩子抗挫力的沃土,滋养孩子自信心的春田。只有跳起来,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只有跑起来,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一个孩子,只有知道了自己身体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他才能建立「身体自信」;只有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控自己的大脑,他才能够建立「大脑自信」。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孩子需要试错,大量、主动、频繁地试错。没有比试探和出错更加有效的成长路径。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这位女士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却被老师阻止了。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果然,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开心地拍起手来。这个孩子在多次试错后终于打开了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纠错,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增进自信的过程。相比之下,旅美教育学者黄全愈教授讲的一个故事则具有另外一种启发意义。他小时候,有个同学叫「菜包子」,其父是领导,这孩子四处放风自己的棋艺如何高明,他让「车、马、炮」三子,都能杀得他父亲以及父亲的秘书丢盔弃甲。结果到同龄人中一比,他只会哭,因为在班里下棋,他谁也下不过。这就是所谓的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