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沸沸扬扬,不由让我想起以前读书时,没有课外补习,但学霸和学渣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工作一二十年后,有的人焦虑35岁现象,有的人已成为专家。
这其中都有哪些差距呢?
一、知识差距
在学校学最多的就是知识,现在语文、英语越来越难考,有时候拼的就是阅读量。
工作后提起学习,仍然是学知识比较多。
但在知识付费热潮下,容易出现学了很多,但对自己没有什么提升的情况。
二、技能差距
有人说培训就是一场风,留下一场空。如果只学习知识不训练很难成为专家,技能差距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馈来弥补。
我前后看了好几遍《非暴力沟通》,也去上过工作坊,但仍掌握的不好。
很多朋友上过培训师的课,但仍然不会讲课。
实践+有效反馈,才是破解学了不会用的情况
三、 动机差距
就像家长说,孩子聪明但心思不在学习上,这是没有动机。
产生动机差距有很多原因:
1、不想学,认为学习目标没有意义
2、出于焦虑。35岁现象中,很多人就处于这一类,焦虑让人很难找出前行的路
3、心烦意乱或分心
4、不想努力。躺平就属于这类
四、 习惯差距
减肥很简单,管住嘴迈开腿。让自己身材更好也是很多人的动力,但减肥成功的始终是少数。
当知识、技能和动机都具备,行为却没改变,很多程度跟习惯有关。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由习惯支配的。习惯有很强的惯性,改变不易。
比如想学习,但工作很忙,家里事多,学一阵就停了,循环往复
五、 环境差距
学了很多,但现有的环境不支持使用/用不上,那就很难提升
了解差距在哪里?差距是什么,差距有多大,你就更精准设计提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