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两个瓜,一个是坏的。闺女说,妈妈你多浪费啊,花钱买了不能吃的东西。我说,这算什么浪费了,钱给了卖瓜人,他不是有收入了吗,我就权当它能吃不就是了吗。那花掉的钱,依然有价值。
闺女笑了:你这什么逻辑啊。
我知道,懂经济学的人肯定能用理论知识轻易反驳我。但我不以为然。生活中我就喜欢用这样的理论对待我失去的物。有时在街上,车蓝里的伞啊雨衣甚至刚买的菜呀之类被人顺手牵羊拿走了,当时也很生气,但转而一想,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要拿去的人不是扔掉了,依然在物尽其用,那就有价值了。
有一年暑假,连续丢东西,先是丢了钱,后来是伞,后来是自行车。先生开玩笑说,老婆,你千万别把闺女带上街了,她可不能丢啊。
我不是个有钱人,从小到大都认为节俭是美德。婚后自己过日子也是精打细算,从来不敢大手大脚乱花钱。如果不小心丢了钱或物,肯定会难过好长时间。但年岁增长,只是对物的态度有了改变,对浪费有了自己的看法。
世上之物,除了生命,没有什么是完全属于我。我为什么要为它们浪费我生命呢?钱丢被偷了,骗了,但它在别人的那里使用着,在这世上流通着,它仍然存在,就自然有价值,不算被浪费掉。其它的物也如此。我可不愿再在这些无法挽回事物上劳心费神,否则才是真正的浪费呢。
我发现,用这样的近乎“阿Q”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所失,很能让自己从失去的烦恼中走出来。
生命如此短暂,我得把它浪费在所值的事情上。
我的亲人,我要尽可能多的爱与陪伴,他们是我在这世上最大的财富。我将给予我能给的时间和柔情,付出再多也不为过。我的朋友,关心我和我关心的人,我也愿意交出我的真情。亲人朋友一场,都是生命里的奇遇,我将珍惜。我愿意为他们浪费我能浪费的所有。
我愿意为自然之美浪费我的生命。我喜欢看云在空中的飘逸,叶在风里的舞蹈。我醉心于一泓柔美的水,一座静默的桥。我惊羡花的明艳,草的葳蕤,树的伟岸。我开心月儿伴我行走,我愿意等待那只蜗牛慢慢踱过水边的栈桥。只要我愿意为此浪费我的生命,我的身边就有无限的美好。
我愿意为我自己所爱去浪费生命。以前有人说,看你天天看书,烦不烦啊,有什么意思啊,又能怎么样呢。我笑着反问她,你天天看电视剧烦吗?各有所好啊。人活着,如果没有自己的爱好,日子过得多乏味啊。我有时在大冷天看到裹着大衣在河边枯守的垂钓者,就忍不住莞尔。因为曾听人不屑地说,半天时间,去挣钱的话,能够买多少条鱼,何苦浪费时间活受罪。他哪里知道,对于自己的所爱,根本就不是浪费。
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我想,我们的生命,正是因为这些美好的浪费,才有了色彩,有了厚度,有了滋味,有了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