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详解

斐波那契数列:
f(n)=f(n-1)+f(n-2)(n>2) f(0)=1;f(1)=1;
即有名的兔子繁衍问题
在本篇文章我将会给出三种解法

方法一: 递归

static int f1(int i) {
        if (i == 1 || i == 2)
            return 1;
        else
            return f1(i - 1) + f1(i - 2);
    }

1.时间复杂度 O(2^n)
首先可以根据函数递归执行顺序画出下图的二叉树结构(假设求第五个斐波那契数)

image.png

2.空间复杂度 O(1)


image.png

①-③:调用Fib(5),首先需调用Fib(4),Fib(4)要先调用Fib(3),逐步调用直至返回Fib(2)的值1,Fib执行结束,所创建空间销毁。此时Fib(5)、Fib(4)、Fib(3)均未调用结束,程序共占用4个函数栈帧空间。

④-⑨:Fib(2)执行结束,接下来调用Fib(1),创建一个函数栈帧空间,调用结束返回1后,该空间销毁,此时可得到Fib(3)=2,通过第⑦步返回Fib(3)的值,第⑧步同样创建空间再次调用Fib(2),调用结束销毁空间,此时可得到Fib(4)=3,通过第⑨步返回Fib(4)的值,此过程最大占用4个函数栈帧空间。

⑩-···:最后和上面一样,调用Fib(3),将返回值传给Fib(5)的模块,最终得到Fib(5)=5。

整个程序执行过程中,最多占用4个函数栈帧空间的大小,设一个函数栈帧空间为C
因此可得知当n=5时,该程序空间复杂度为O(4C)=>O(1)
当求第n个斐波那契数时,程序空间复杂度为O(n-1)C (n是常数)=>O(1)

方法二:循环

image.png
static int f2(int n) {
        int count = 1;
        int Fn_1 = 1;
        int Fn_2 = 1;
        while (n > 2) {
            Fn_2 = Fn_1;
            Fn_1 = count;
            count = Fn_1 + Fn_2;
            n--;
        }
        return count;
    }

1.时间复杂度 O(n)
程序中循环了n-2次,时间复杂度为O(n-2),保留最高阶时间复杂度为O(n)

2.空间复杂度 O(1)
该程序中创建了3个变量,即创建了3个内存空间,空间复杂度为O(3)即O(1)

方法三:尾递归

image.png
int fib(int n) {
    int pre = 1;
    int ppre = 0;
    int ret = 0;
    for (int i = 1; i <= n; i++) {
        ret = pre + ppre;
        ppre = pre;
        pre = ret;
    }
    return ret;
}

1.时间复杂度 O(n)
根据尾递归的图解可看出,计算Fib(1,1,5)时,函数调用了3次,那么计算Fib(1,1,n)时,函数将调用n-2次,
由此可得时间复杂度为O(n-2)即O(n)。

2.空间复杂度 O(n)


image.png

尾递归的方法,需开辟n-2个空间,空间复杂度为O(n-2)即O(n)。

方法四:记忆化搜索(Memory Search)

记忆化搜索,即在搜索过程中记录下搜索结果,在下次的搜索过程中如果算出过这个结果,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
     * memory search
     * 递归
     *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 @param n
     * @return
     */
    public static int fib_ms(int n){
        if(n==0){
            return 0;
        }
        if(n == 1 || n == 2){
            return 1;
        }
        int[] memory = new int[n+1];
        if(memory[n] != 0){
            return memory[n];
        }
        memory[n] = fib_ms(n-1) + fib_ms(n-2);
        return memory[n];
    }

方法五: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非递归,减少了系统栈的建立,比记忆化搜索还快,将原问题拆解成若干子问题,同时保存子问题的答案,使得每个子问题只求解一次,最终获得原问题的答案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1)

/**
     * dynamic programming
     * 非递归,减少了系统栈的建立,比记忆化搜索还快
     * 将原问题拆解成若干子问题,同时保存子问题的答案,使得每个子问题只求解一次,最终获得原问题的答案
     *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1)
     * @param n
     * @return
     */
    public static int fib_dp(int n){
        if(n==0){
            return 0;
        }
        if(n == 1 || n == 2){
            return 1;
        }
        int pre = 1;
        int ppre = 1;
        int result = 0;
        for(int i=3; i<=n; i++){
            result = pre + ppre;
            ppre = pre;
            pre = result;
        }
        return result;
    }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xf_style/java/article/details/8045851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