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成为工具
26陈慧仪
近日,深圳某小学名教师胡某抄袭事件引发了热烈讨论,关于这件事情,令许多人感到十分愤慨的是,一个胡某的揭露,背后还有多少个胡某在蠢蠢欲动,凭借ctrl c &ctrl v就能平步青云笑傲职场的。更何况为人师表,没有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榜样,正好戳到网友两肋之间,令他们骂骂咧咧滔滔不绝。主观来说,更想谈谈网友们对这件事情的评论。
网络与现实的一个巨大差异在于他的虚拟性,网上大家见不着面,相对来说没有强烈的对言论负责的责任意识。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我们分不清顶着各式各样网名的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是披着狼皮的羊,这里藏龙卧虎,这里自由开放。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网络整体语境是否也向着更文明发展。“祖安语录”等网络流行体如雨后春笋,就直直杵在你眼前。部分网民愤怒的时候,就会不含好意问候对方母亲,感觉自己没有吃亏,并为此沾沾自喜。好像是融入到群体了。这样的随大流,我认为并不算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也成为了推波助澜破坏和谐氛围的一环,也许只是简单的跟帖宣泄不满,又扩大了这种语境的范围。
一点拙见:我们可以批判胡某学术不端的错误做法,但是不应该将此上升到人身攻击,甚至是造谣中伤。网络只是与现实有差距的可以发言的地方,虽然彼此无法见面,但那些恶毒的话语也可以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某位诗人曾说,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我们不再独立思考,就是我们成为工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