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光秃秃的岩石上》
我站在光秃秃的岩石上
而夜幕四合把我包围
从这寸草不长的高岗
凡躯之我眺望鲜花盛开的原野。
我看见一只山鹰在翱翔
带着幼稚的勇气
冲向金色的光亮
跃入永恒的晚霞里 。
一【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58-1868年)
一八四四年十月十五日生于德国勒肯的尼采,常常用严肃的目光注视一切,父亲喜欢这个沉静的男孩,总是把他带在身边。不幸的是,在他还不满五岁的那年,父亲病逝。接着他的弟弟又夭折,这个生来就注入了孤独密码的男孩,过早的失去童年的天真烂漫,心灵变得更加敏感。
转眼,尼采步入了他的青春时代。
这时的他,时常独自躲进大自然的殿堂里,尽情的沉思冥想。大自然的云彩雷电、溪流沟壑、山峰奇石与他的思想碰撞、反应,产生出诗意和区别于传统哲学的思维。
独自站在光秃秃的岩石上,是孤独的,却又强烈感觉自我的存在,夜幕四合,仿佛看不见未来,看不见远方,满眼的凄凉。
可放眼眺望,却又能望见鲜花盛开的原野,一副色彩斑斓的画卷,是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那只翱翔的山鹰何尝不是他自己呢?虽然有些稚嫩,却不乏过人的勇气,时刻准备着以厚积薄发之势,直冲云霄。
金色的光亮是一种指引,因为他不甘于悲观消沉,他要与之斗争,肯定人生并把人生艺术化,他要自己的人生悲壮而诗意,而他,确实创造了奇迹。
最后,一切都逃不过宿命,都会趋于沉寂,归入永恒的宁静,跃入时光的永恒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