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四种解决方案,大家好,我是李海峰......”打开喜马拉雅,又开始收听海峰老师带着魔幻的天籁之音。
DISC,对它的认知,停留在它是一种测评工具,应用范围也限于面试,直到走近海峰老师,系统聆听了海峰老师的分享,才知晓,原来自己一直是“盲人摸象”。
001 初识 D I S C
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特质,只是比例不同;
DISC是四种行为风格,不是优点,不是缺点,而是特点;
DISC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已然初识,以后对那些“不顺眼”的人,请不要再挑三拣四,不要各种嫌弃,那只是她的特点,无意对你有所谓的冒犯。
002 了解DISC
D-支配型:关注事情,关注结果,目标明确;
I-影响型:关注人,比较快,善于调动气氛,风趣幽默;
S-支持型:关注人,比较慢,乐于配合,善于倾听;
C-谨慎性/思考型:关注事,比较慢,思维严谨,追求卓越。
了解DISC,了解自己,目前我的SC行为风格表现多,可以调整和改变,我其实一直想多添加点I在里面你的,知道,剩下的就是做到,做好了。
003 运用DISC
关于文案
我不能理解,怎么有人那么浮夸,对那种哗众取宠的“零基础打造高逼格PPT”、“超过十万人热捧的XX课程”这么感兴趣;我也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人相信所谓的“21天从小白到高手”,是不是骗子太多,傻子要不够用了。
所以这些基本上吸引不了后,我一直沾沾自喜,觉得够理智,躲开了这些个坑。
前不久,才发现,好吧,作为SC的我,只是不易入以上的坑,该入的坑一个不少。只是有人巧妙的针对不同风格的人,使用了不同的“障眼法”而已。
所以不用纠结,对你自己有用即可。
关于搭台唱戏
经常听说,他们人都不错,可是一起就是成不了事,此刻,我也在思考,但凡有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呢。
西游天团,已被分析的淋漓尽致,回到我们身边,其实也随处可见。
之前有提到过我们的一个工程部门的同事,把I演绎的入木三分,公关是一把好手,可以打前战,活跃气氛、联络感情,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动了,但是最终能成事,还是配置了C搭档。
在结营前,再次重听了一遍海峰老师的分享,作为剽悍江湖访问计划的首批“访学大使”,我完成了使命,而作为一名学习者,这才刚刚拉开序幕,再出发,重新踏上学习DISC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