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幼儿园从这学期开始,加入了品格教育课程。通过家园共育,全面培养3-6岁孩子的30个优秀品格和40项社会技能。本月的主题是友爱,家庭小任务就是邀请小伙伴来家里做客,给他们提供友爱交往的机会,让他们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吃美食,通过这个过程锻炼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加深孩子与同伴之间的感情,让他们体会友爱的感情。
我儿子对这个特别期待,因为很少有小伙伴来家里玩的原因吧。首先我从这方面要自我检讨,因为我本身朋友不多,又是比较宅,喜欢安静的人,也很少去别人家,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给孩子创造许多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所以孩子有的时候会不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相处。但他骨子里还是喜欢与小朋友多接触的,所以听到要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特别高兴。
意识到问题,正好也有这样的机会,这次全家上下都非常重视,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孩子自己郑重的向他的小伙伴发出了邀请,小伙伴很高兴的接受了邀请。后来的几天,我儿子每天都会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我能看出来,这件事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昨天,我们特意去了超市,为这次家庭聚会采购食材。
今天上午,心心念念的小伙伴终于来了,还给儿子带来了玩具礼物。两个人一直玩到下午5点半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临走前,还相约下周再一起玩。儿子的小伙伴比我儿子小半年多,在两个人的玩耍中,我儿子是处于被主宰的状态中的,就是伙伴说咱们玩啥,我儿子就会说好啊,这样。玩耍中也会有小矛盾,但是不一会都会冰释前嫌,偶尔会需要家长引导处理。两个人有孩子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我起初会忍不住时常参与,后来我发现根本不需要我,他们之间有自己相处的模式,我更需要的就是给他们信任和自由。这一天我切身体会到了我单独和孩子与两个孩子在一起之间的不同。对于孩子的交往,我也更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从我自身改变,多提供一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中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