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上小学,想必家长们都有着担心、紧张、高兴、困惑等等一些复杂的情绪。这样的心情我很能理解,因为我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时我也是这样的。担心她在幼儿园受欺负、担心她吃不饱饭、担心她交不到朋友、担心她不能适应环境、还担心她被老师罚等等。
如果家长们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想必会少一些焦虑,以便想出更好的对策应对孩子的学校适应问题。下面就把查阅到的资料和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一下:
1.注意能力。一年级的儿童还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但注意广度变大,稳定性有所加强,他们对感兴趣的活动可长时间保持注意:课堂上一般能注意力集中15~ 20分钟左右。
2.记忆能力。一年级儿童的有意记忆容量几乎已经赶上无意记忆,意思是说,这个时候的孩子能够主动的、有目的的记忆一些东西。家长们让孩子阅读和背书,他们能够主动去记忆。
除此之外,一年级的孩子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程度都比较高。幼儿园时,要想孩子快速记住一样东西给他看看图片、视频或者是实物效果会比较好。现在,用语言跟孩子描述,孩子一样能记住。
3.言语能力。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3~6岁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阶段,6岁时的词汇量是3岁时的4倍,孩子言语表达的逻辑性、完整性迅速发展,说话完整且连贯。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对学习的向往,一年级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想要弄明白未知事物,也就是求知动机;另一种是想考好成绩,也就是学业成就动机;还有一种就是想要交朋友,心理学上叫交往趋利动机。家长们回家可以问问看孩子属于哪一种。
5.学习兴趣。孩子在幼儿园时喜欢做游戏,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和有插图的书籍,他们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一年级孩子兴趣爱好开始分化,游戏时间减少,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更有兴趣,可以阅读复杂的书籍。家长们可以好好把握这个点。
6.学习态度。孩子上幼儿园时,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但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点也是孩子常常不适应的地方,家长应予以重视。
7.社会交往。幼儿园和一年级孩子的交往对象都主要是父母、教师、亲人和同龄儿童。但是上了小学后孩子的社会交往与幼儿园相比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从对父母长辈的完全的信服到开始表现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他们与同龄朋友的交往会更多。
对于孩子们的这些变化,其实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据调查结果显示77%的学生喜欢学习,能够主动或是在提醒下完成学习任务,98%的学生语文成绩能达标,96%的学生数学成绩能达标。74%的学生能和老师同学相处愉快,82%的学生能参与同学游戏不落单。
只要父母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教育,相信孩子一定能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