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诞生地和圆寂地,六祖的诞生日二月初八及圆寂日八月初三,就是后世俗称的六祖春秋二诞,每逢此二诞,都会有来自各地的游客、信众前往新兴龙山国恩寺,朝圣谒祖。今年八月初一日(六祖秋诞首日),笔者到达国恩寺,观光之余,亦为六祖贺诞。
六祖惠能大师,是禅宗东土第六代祖师,于唐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日降生于岭南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六祖之父卢行瑫,本贯河北范阳,原为朝廷官员,后因政治风波,于唐武德三年“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娶新州李氏女子,生子惠能。惠能幼年时,其父即病逝,葬于龙山,后惠能于市上卖柴、闻经开悟,遂发宏愿出家学佛,于是辞别老母,北上湖北黄梅东山寺,参礼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初于碓房舂米,经八月,终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偈颂获得证悟,被五祖认定为衣钵传人,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六祖秉师嘱南归后,怀止会藏一段时间,觉机缘成熟,于是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通过“风幡论辩”表明身份,并在此落发、升座,接受众人参礼,正式成为禅宗六祖,完成了“先作祖后出家”的身份转变。之后,六祖前往韶州宝林寺(今南华寺),驻锡弘法数十载,一时禅门兴隆、法乳流布,时武则天、唐中宗欲请六祖进京接受供养,在被六祖婉拒之后,为褒扬六祖功德,再降诏“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剌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先天二年,六祖回到了故里新州,继续弘法利生,并于是年八月初三日圆寂于国恩寺。
国恩寺,是六祖晚年生活的地方,六祖晚年说要“落叶归根”,不辞年老体衰、路程遥远,毅然回到这里,直至生命的终结,所以这里就是六祖的“根”。国恩寺不但有武则天、唐中宗所赐建的皇家寺院建筑,还有六祖父母的墓茔,六祖还亲自命门徒修建了报恩塔,亲辟卓锡泉、亲植佛荔树,六祖圆寂后其门徒又在此辑写《六祖坛经》,这种殊荣非他寺可比,因此后世信众将国恩寺尊为“祖庭之祖庭”。“何处龙山吊古坟,忽传佳句到黄云;始知佛是西方我,报答人间父母恩”,这是前人陈献章游览龙山时所产生的凭吊之思,亦是后世大多数人游览龙山时之普遍感想。
这天上午,笔者到达国恩寺后,先后游览了大智宝殿、大雄宝殿、六祖殿、录经堂、报恩塔、圆通宝殿、六祖父母墓、卓锡泉、佛荔园,此时,寺内正在举办大型法会,诵唱声自殿内阵阵传来,使这千年古刹彰显得格外庄严、殊胜。接着,笔者又步行前往至龙山后的龙潭寺,这里曾是六祖及其母亲李氏的故居所在地,与国恩寺同属为六祖胜迹。笔者到达龙潭寺下时,只见这里也在举行诵经、放生的法会,不少信众在寺下放生池进行放生,场景十分殊胜。之后,笔者又游览了一番龙潭寺,瞻仰六祖像并捐献爱心。最后,笔者便原路返回、踏上回程了。
在笔者回到国恩寺山门外时,看到这时已经有不少外地信众陆续到达国恩寺进山谒祖了,这让笔者想到了古文献记载的“八月三日,六祖涅槃之辰,人赴龙山进香”的盛况,相信如果不是受近日台风天气之影响,那么整个六祖秋诞期间,到此进香的人将会更多。此正是:“圣地龙山是祖家,异于光孝与南华。方塘处处开明镜,宝岭时时现彩霞。胜引千年留掌故,香飘万代到无涯。梵声传至今来日,又见池生宝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