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天10个地区冷冻食品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冷冻食品还能吃吗?

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41天内我国的10次报告中,均出现在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的情况。

7月3日,福建厦门,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2个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7月3日,辽宁大连,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3个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7月14日,江西萍乡,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7月14日,重庆沙坪坝区,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7月16日,云南,冻南美白虾包装箱外表面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

7月23日,辽宁大连,凯洋海鲜的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的多份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

8月11日,山东烟台,进口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

8月12日,安徽芜湖,1家餐饮店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

8月13日,深圳市龙岗区对进口冷链食品排查检测,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8月13日,陕西西安,方欣海鲜市场海鲜产品一个批次的进口厄瓜多尔冻白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近日,在对西安市莲湖区方欣海鲜市场海鲜产品采样核酸检测中,再次发现1个批次的进口厄瓜多尔冻白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为啥冷冻食品频频中招?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检测出的冷冻食品新冠病毒阳性存在共同点:

1.都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巴西及北欧

2.都是冰冻物品:包括海鲜、肉类及其他物品;

3.都是冷链物流运输,低温潮湿、密封不通风的环境。

张伯礼表示,这意味着在低温环境下,病毒可在物体表面长期存活,并保持其传染性、毒性,而食品厂加工、包装、运输工人等无症状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在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其被外界的病毒污染,而恰恰冷的环境又适合病毒的生存,所以冷冻海鲜食品上才会频繁地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随着境外疫情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带疫复工”,加大了冷链环节受污染的风险。

那么冷冻食品还能不能买?能不能吃?

世界卫生组织回应称,目前并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食物进行传播,也没有发生人因食用某种食品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不必过度恐慌。

再者,中国卫生部门是通过对数千种冷冻食品的抽检,才从“极少数”样本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的。即便病毒能够存在于食物中,也可通过烹饪的方式杀灭。

选购冷冻产品要学会避免风险,谨记食品安全五原则!

专家提醒,日常饮食中,为避免潜在风险,应遵循食品安全五原则来做好防病的措施,确保饮食安全。

1.食用清洁的食物和水

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选择干净的水加工食物,做好加工器具的消毒。

2.保持清洁

日常出门依旧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外出购物及接触生的食物时,切记不要用手揉眼睛,抠鼻子。

处理完肉、水产品等生的食物后,最好用肥皂和干净流动的水来洗手,至少20秒。

3.生熟分开

加工存放食品的时候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

4.食物要彻底煮熟

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尤其是我们买的生肉、生的水产品一定要彻底加热,这样可以把微生物彻底杀灭。

5.把食品存于安全温度下

生肉和生的水产品可以在放冰箱之前先进行切割分装,按照一次食用的量独立包装存放,存放时候还要与熟食分开。

另外,食物做好之后,尽可能在2小时内吃完,若不能一次吃完,需尽快冷藏,冷藏后再次食用前还需彻底热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