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正好用上课程“如何快速阅读”来读《逻辑工作法》一书,本书作者通过无逻辑君和逻辑君的正反做法,向我们展示工作中错误的思维和做事方式,并且给出背后的理论和一个案例的支撑,涵盖的方面有工作效率、团队沟通和协作、写作技巧以及公众展示的技巧。
由于我目前工作重心在运用公众号,写文章和修改文章,所以我对有关写作技巧的部分进行细读,结合工作场景做了一些分析。
一、像产品经理一般,怀着用户思维
写作容易掉入自说自话,没有用户思维,不注重读者体验的坑中。我们太容易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所以对一些概念或背景往往会不做解释。
比如说这周公众号有一篇是关于“神奇动物2”这部电影,一开始的稿子并没有介绍电影的梗概,假设这是最近的热门话题,所以大部分读者应该会知道背景。但它并没有到全民热议的地步,而且比起“神奇动物”,作者J.K. 罗琳的《哈利·波特》才算深入民心的作品。尔后修改了开头,从电影的介绍入手,慢慢过渡到“神奇动物2”的细节剖析。
时刻怀着对方对这个概念不理解的心去写文章,对于生僻概念加入注释。人们理解一个新事物,是需要调用自身记忆库的,因此写文章时可以多用类比。
比方说我想表达一个观点”做事时遇到情绪不好,再多的知识和技能都帮不了你”,其中情绪就像一个手机的原生系统,有的人是安卓,有的人苹果。而后天学的知识和技能就像尔后装上去的app。如果系统奔溃了,所有app都无法运动。(我收集到的很好的一个类比)
因此,要怀着用户思维,给生僻概念做注释,多用类比的写作方式。
二、注重读者体验,做好行文的安排
如今人们大量的阅读场景是手机屏阅读,公众号也是如此。这会导致大家的注意力极易分散,所以每一屏的呈现方式就变得较为重要。
本书的作者提倡三个点
1、每一句话只讲一个信息,每一段只写一件事
2、每行控制在40字,6行为一段
3、每一段的长短最好平均一些。
于是这周我在公众号的排版上注重了段落的长度,以前的文章会发现
“
在修理摩托车时,克劳德进入了一种叫心流的状态,“心流”一词最初由全球最知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出现时,人会有忘我感,忘记了时间和空间,而且做完伴随强烈的愉悦感。因此契克森米哈赖总结心流体验更多的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都更高。人们常常以为的“休闲时光比工作更容易带来享受”,其实不然。因为工作有内在的目标,反馈以及挑战,而放松的状态反而是松散的,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找到值得享受的事情。就像满心期盼的假期,通常会经历这一心路历程:假期的期待—葛优躺的舒适—无所事事的空虚—对上班的期待。
”
没有分段,过于冗长,如果改成
“
在修理摩托车时,克劳德进入了一种叫心流的状态,“心流”一词最初由全球最知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出现时,人会有忘我感,忘记了时间和空间,而且做完伴随强烈的愉悦感。因此契克森米哈赖总结心流体验更多的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都更高。
人们常常以为的“休闲时光比工作更容易带来享受”,其实不然。因为工作有内在的目标,反馈以及挑战,而放松的状态反而是松散的,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找到值得享受的事情。就像满心期盼的假期,通常会经历这一心路历程:假期的期待—葛优躺的舒适—无所事事的空虚—对上班的期待。
”
前一段阐明“心流”的概念,后一段阐明“休闲时光比工作更容易带来享受”这一观点。
此外,为了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对于文章的字号,在参考其他公众号后,从14px变成了15px。
PS:不过,要时刻提醒自己,好的内容才是最关键的,排版只是锦上添花,不要为了排版而耗费过多的时间。可以观察到像连岳、和菜头这种阅读量很高的大号,在排版上也是尽可能简单的。
再给一个减少排版时间的小技巧,写下自己的排版步骤和固定的样式,每次排版时按着步骤来。看着是笨办法,但多加练习,时间能减少一倍。
三、如何高效地写出文章
面对长文,特别是万字以上的写作,为了顺畅写作,避免反复阅读和修改带来时间的耗费,要按照“主题—目录—关键词—图解/图表—正文“的顺序去写。
其中,写好目录最关键,而且目录下给自己写一些标注,避免写到后面想不起之前的内容的尴尬,标注可以提醒自己该目录下需要写的内容。待正式写时,便可以根据提示勾出思绪。就像演讲时给自己做的一个ppt,又像旅行时给自己准备好一张地图。
我之前写文章时,有一个坏习惯:没有把一个部分的内容写完就停笔,导致过了一段时间,需要再次阅读和修改,这部分耗费的时间时常达到一个小时以上。而且效果也不够理想。
更好的方式是一口气写完一部分,或者一整篇,让文章放置一晚,第二天再进行修改,并且发出同事修改。作家村上春树、海明威也是这种写作方式的忠爱者。
并且在动笔之前,就该做好写作的大量功课,才能最大效率完成一篇好文。
此外,该书作者还给出了自由控制文章的篇幅的技巧:巧用“例如”。如果太短,可以加入事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果太长可以适当加入事例。这一观点我不太赞同,应该以读者是否理解为核心去设计文章,而不是为了篇幅,也可能是我还没遇到可用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