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派冷门武学之“大摔碑手”

“大摔碑手”是金庸《书剑恩仇录》中武当派陆菲青曾用来对付贝人龙的掌法,少林寺中也有同名掌法,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排行为第7名,罗汉堂专研。

“大摔碑手”是刚猛的掌法,但是精髓却不在刚猛,而在手法巧劲,要旨在一个“摔”字,是一种刚柔并济的使劲手法,一定程度上其实和螳螂拳的一些近战法门非常像,用劲劈出,能砸碎对手半个身子的骨头。

贝人龙挺双钩又攻上来,陆菲青长剑刺出,贝人龙见剑势凌厉,向左跃开,焦文期铁牌跟着砸到。陆菲青眼见如回身招架,贝人龙势必又上,敌人虽已少了一个,自己伤处却也越来越痛,当下并不回头,俯身向前,将铁牌来势消了大半,可是毕竟未能全避,铁牌刃锋在他左肩划了一条大口子。焦文期正在大喜当口,忽见白光闪动,白龙剑在面前急掠而过,直向贝人龙飞去。贝人龙大惊,举吴钩剑一挡,虽然挡到,但陆菲青用足功力,以大摔碑手重手法掷出,吴钩之力未能挡开,白龙剑自他前胸刺入,后背穿出,竟将他钉在地下。陆菲青施展平生绝技,以点穴手、大摔碑手、芙蓉金针,刹那间连毙三敌。

陆菲青这里是用的“大摔碑手”的法门,并没有直接使用搏击,不过效果拔群,力大势钧,难以抵御。从效果来看,确实是用劲发力的绝学法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铁琵琶手”出自金庸《书剑恩仇录》洛阳韩家的绝技,关东六魔排三的焦文期曾习得,兼有铁沙掌和鹰爪功两家之长。韩家铁琵...
    朱登岳阅读 2,042评论 0 2
  • “吴钩剑”出自金庸《书剑恩仇录》中玉判官贝人龙的趁手兵器,吴钩剑名虽是剑,实是双钩,不过钩头上多了一个剑尖,除了钩...
    朱登岳阅读 3,314评论 0 1
  • “沾衣十八跌”是金庸《书剑恩仇录》中出现的一门武学,“千跌张”传下的秘术,陆菲青曾用来对付罗信,其招式乃借势用劲之...
    朱登岳阅读 2,850评论 0 1
  • “柔云剑法”出自金庸《书剑恩仇录》,为武当派上乘剑法,一招之后,不论对方如何招架退避,第二招顺势跟着就来,如柔丝不...
    朱登岳阅读 4,522评论 0 1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68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