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西北旅游纪实五

108塔 黄河楼 大佛寺

10月17日在青铜峡市活动,只有两个景点;108塔和黄河楼。早上睡到自然睲,早餐安排在一个面馆里,什么时候吃都可以,早餐后在附近转了一下,在一个小超市买了10个大苹果,又回酒店休息一会才集合上车出发。11,50在青铜古镇吃中餐。然后乘车去参观108塔。下面介绍一下108塔;

“在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

坐落着一个巨大的塔群,因塔的总数为一百零八座,俗称一百零八塔。

因为在塔里边出土过西夏文字的书、绢画、佛像,所以断定它为西夏时代的产物。每当风和日丽,群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黄河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着山势凿山分阶而建。由上而下,错落有序,呈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数排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这108塔,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塔全部用砖砌成,属于喇嘛式的实心塔。塔的底座为砖砌的八角形须弥座,塔顶是宝珠。它的东面就是黄河,黄河在这一段是劈开六盘山和祁连山的余脉横穿而过。所形成的峡谷就是青铜峡,这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素有“黄河小三峡”之称。青铜峡108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远处就是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黄河上游建立最早的工程之一,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它的建成结束了宁夏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汇集于青铜峡,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实施自流灌溉,极大地推动了宁夏工农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宁夏川”的美誉。“

13,40来到108塔景区,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石牌坊,三开四柱上面有7座小塔,中间一个最大。四个石柱前有石雕佛像,正中门楣上写着“一百零八塔”。马路很宽,路边是石头栏杆,外面是成行的垂柳。沿路前行走过塔林博物馆就到108塔了。在树木不多的山坡上分布着108座塔,成三角形排列,也可以说是塔形排列。在塔前的广场上有一个圆形的水池,用白色的石头栏杆围着。水池前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零八塔的”的牌子。有台阶可以上去,下车时导游交待台阶很陡,最好不要爬上去。看了一下不是太高,台阶也正常,我们就上去了。站在上面可以看到黄河从前面流过,黄河的对面是起伏的山峰,向左边看可以看到水库的栏河大坝,就是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这里的黄河不宽,对面的山也不高,山上是光秃秃的,临近河边的一片山包有点像大漠里的沙丘。这里黄河的水是黄色的。108塔最高处的是一个很高的塔,约六米多高,样子和其它的塔是相同的,很多人在围着塔转圈,说是可以消灾祈福。在上面看黄河岸边好像有码头,我们就下来去黄河边上看看。黄河主河道的外面有很宽的芦苇荡和水叉子,走过上面架设的浮桥才到了黄河的岸边。这里的大片芦苇,很是高大,走进芦苇荡拍了几张照片。来到黄河边,这里的码头是旅游专用的,有人收票,坐船游青铜峡才能进去。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黄河。这里应该是大坝的上游,就是青铜峡水库的库区,所以水面比较宽。在回来的路上,芦苇荡边,小桥边,广场上又拍了一些照片就返回车上了。

宁夏108塔

塔群布满半山坡,三角列阵看黄河。

一百零八喇嘛塔,祈福人民好生活。

滔滔黄河北流去,贺兰山峦叠嶂多。

九曲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好山河。


大约15点集合再次出发,去看黄河楼。黄河楼在吴忠市的黄河边上,坐落在一个龟背形的小山包上。坐南朝北,背靠黄河。前面有一座长桥和城市相连。楼内主要展出与黄河有关的内容。

 下面介绍一下黄河楼;“黄河楼由主楼和角楼、牌楼、12生肖图腾柱、镇河铁牛等附属建筑和雕塑组成,总建筑面积22115平方米。黄河楼为仿明清塔楼式古建筑,顶部造型为地方风格的重檐十字屋脊,屋面为金黄色琉璃瓦。黄河楼的建筑标高为108米,其中:黄河楼龟形山高19米,底部城台两层高16.2米,主楼高72.8米,主楼地上为九层,地下为二层。黄河楼的附属建筑有四个角楼,分别代表春夏秋冬。设置了四个门楼,分别为青龙门、白虎门、玄武门、朱雀门;黄河楼的大牌楼是黄河楼的主入口,在牌楼的正面主匾上书写有四个大字"大哉黄河";在牌楼的背面主匾上书写有四个大字"美哉黄河"。在黄河楼台阶入口前的弧形广场上,耸立着十二根青铜图腾柱,图腾柱的内容选自十二生肖。在黄河楼主入口的大台阶上放置着一头唐开元铁牛,铁牛头北尾南、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楼内是“宁夏黄河博物馆”。

我们从正面进入黄河楼景区,就是从北面进去的。先是看到一座规模宏大的牌楼,拍照很难取到全景。大牌楼后面就是通向黄河楼的大石桥。过了桥就进入黄河楼的范围了。最显眼的是12根大柱子,就是十二生肖柱,柱子顶上是生肖的人物造型,人身兽头。走上台阶就看到大铁牛了,这就是唐开元铁牛。台阶的上面就是玄武门,我们从玄武门走进去就来到主楼了。主楼有9层,开放8层 ;门口有个平面索引图,一层;黄河颂

二层;黄河情

三层;甲骨文

四层;青铜器

五层;陶器

六层;玉器

七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层;黄河心,游客观光层

可以乘电梯直上八楼,向下参观。很多人挤在里面等电梯。我和欣兰子怡就步行从下往上参观了。楼层非常高,每层的层高相当两层普通楼。我们反向参观,展厅的人不多,可以更方便的参观,但爬楼有点累。走到第四层我就没有参观了,每层坐一会,就近看一下。欣兰子怡好像不累,每层都看的很起劲。来到第八层的时候,游人已经不多了。站在80多米高的楼上看黄河;有一座大桥横跨黄河,黄河主河道的外面还有一些水面,有的相连,有的分散,不像长江岸边那样清晰。在108塔看黄河时也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黄河经常泛滥,河道经常变换造成的。这里的黄河是从南向北流的,不是大河向东流。从八楼坐电梯很快就回到一楼了。走出黄河楼向四周看了一下,四个角楼造型很是漂亮,远处还有个塑像没时间看了。这个景点楼高,景观集中,很难拍照,拍全景就更难了,但还是拍了不少照片。

宁夏风光

青铜峡边黄河楼,河水滔滔向北流。

拦河筑坝蓄河水,九渠输送织锦绣。

天下黄河富宁夏、大漠盐碱变绿洲。

一百零八喇嘛塔,祈福年年大丰收。


原路走出景区回到汽车上,这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开车返回银川,晚上11点20分专列去张掖。

10月18日早上9点多专列到张掖,地接导游安排我们先去看大佛寺,然后去酒泉金塔胡杨林。

约10点半钟到大佛寺。下面介绍一下大佛寺;

“大佛寺创建于1098年,距今近九百年。据记载,一个叫嵬咩的和尚出外云游,一日间隐约闻有丝竹之声,循声寻去,却不见演秦着,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一尊,于是便在此建寺。此寺原来规模宏大,是由牌楼、山门、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 配殿、僧舍和佛塔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并有双眼井、木爪树、金塔六角亭等。还有万石洪钟重两千余斤,声透九霄。殿宇巍峨壮观,古木参天,是一个清静去处。元、明时期,大佛寺的影响远及欧亚。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留居甘州游览名胜,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大佛寺规模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卧佛塑像大加赞赏。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后又改“弘仁寺”。清朝乾隆年间重建。同间称其为大佛寺,卧佛寺。到本世纪40年代,寺内建筑大部已毁。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殿和土塔三处。

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370平方米。四周木构廊庑。殿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等。正门两侧嵌各用50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每幅4.6米见方,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是砖雕艺术的精品。殿内彩塑现存31雕。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5米,肩宽7.5,佛手指中可睡一人,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像为木胎泥塑,中空。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右胁而卧。造像丰满端秀,怡静安详。大佛身后塑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间隔得体,色彩胁调,神熊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壁书,约530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及《西游记》人物等,线条流畅,色泽清丽。

大佛殿后面是藏经殿。

大佛寺中轴线上最后部建一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通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建于文形台基之上,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其中一层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第二层座上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之上又一层须弥座,座四周各开五个小龛,龛内供佛像。座顶有相轮。1921年因地震塔顶毁坏,1986年修复。“

我们在大佛寺主要是看大卧佛,寺外广场上有一个石牌楼,上面写着塞上禅林。大佛寺的正门是一个三开的大门,门上写着大佛寺三个大字。中间的大门是关着的,开着两边的门,右进左出。大佛殿前面有一个大牌楼,正门上写着“佛法无边”两边的门上写着“佛国长春”,“普放光明”。大佛殿建筑宏伟庄严。35米高的大佛,横卧在大殿里,显得十分拥挤。这是泥塑中空的佛像。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准备用炸药把他炸掉,在佛像的肚子上打洞准备安放炸药,发现里面是空的,还藏了很多宝物。就没有放炸药,只是把里面的东西拿走了不少。也没有炸掉,算是保住了卧佛。

后面是藏经殿只是大至的看一下,最后面的弥陀千佛塔,有点壮观,也比较高,有点像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未完待续 

                                                                                     2019年11月              李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