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宣统年造一分:分辨铜币真伪有三招,你也能学会

宣统,就是清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悲催的皇帝,史称末代皇帝。宣统名字叫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的意思是“宣宗之统绪”,意思是宣统帝的亲缘血统来自清宣宗(道光帝)。

宣统作为年号,仅仅存在了4年不到的时间,即1909年——1912年2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溥仪登基,次年(1909年)改元“宣统”。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清帝退位优待条件修正案,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宣统”年号停用。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期,溥仪曾第二次登基,通电全国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反复。

之所以先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与我们接下来要谈的一枚铜币真伪有关。

最近有位朋友发来两张图片,问我关于一枚大清铜币宣统年造一分的真伪。我告诉他,很明显是一枚假币。为什么?下面谈一下我的分析方法。

个人认为,判断铜币是否为真,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去观察:

第一,听故事来历。

每个收藏品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越离奇越凄美,越曲折,往往就意味着这个产品的真实性越低。


所以很多人都会说,你去做收藏,千万不要相信人家讲的那些鬼故事。这句话很有道理,做收藏的一定要记在心里。

提问的朋友没有交代这枚铜币的来历,但是我们一般能有一个常识的判断,这个铜币是比较稀少的价值也很高,如果是真的,一般来说持有他的人,要么是收藏界的老手,不会到这里来询问问题。要么这样的铜币,可能是他家传了很长时间的,也不存在真伪上的疑问。

因此从这一点我们就应当对铜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第二,看锈色包浆。

从图片来看,这枚铜币上面并没有明显的锈,如果是真的,那肯定是传世品无疑。

因为如果是从土里挖出来的,难免会有各种颜色的铜锈。但是,因为锈色比较难做假,而且影响品相卖不出高价,所以假货大部分都伪装成传世品。看见这种锈色和包浆情况,一般都值得高度怀疑。

第三,看文字花纹。

上面这张图,突出部分磨损痕迹明显,好像是传世很久了,龙鳞隐隐约约,貌似被包浆覆盖,但这是假象。


如果你洗去这层假包浆估计就会发现,这些龙鳞很难看。而晚清铜币中最出彩的部分,其实就是龙鳞。等下你可以对照真币自己体会一下。

更明显的证据是文字。注意看这个一分里面的一字,左边是平头的,对不对?而下面“换银币一枚”里面的一字,左边是细长的尖头。同一个面同一个字出现两种写法,明显很不正常。

再看看下面的真品宣统年造一分。


真品里面“一分”的一字,左边是尖头的,对不对?真伪立判。而且你再看看龙鳞,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这都是重大破绽,很确定的证据了。

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这种包浆是典型的假币包浆,本就是为了掩饰假币的假象。

看起来有年头的是假货,看起来崭新的却是正品。收藏就是这么有意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古玩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如今大清铜币的价格一路狂飙,极其火热。大清铜币背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在中国,收藏...
    古玩有道阅读 2,593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2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3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690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6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