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因为种种突发情况,把百分之90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每一天犹如上了发条一样,从起床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思考、解决各种工作的事情。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整个人既焦虑又毛躁,常常“失忆”,明明前一秒刚想到的东西,下一秒就瞬间忘了。
因为每天大脑里运行的程序太多了,总觉得CPU不够用。当运转过于高速导致头昏脑涨的时候,自己也不得已地停下来。那种感觉,就像是大脑宕机了一样,需要休息、运动来重启开机。
经过这个月高强度工作,突然再一次深深地理解了李笑来老师反复提起、反复使用的一个类比:
大脑 vs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版本不同,运行程序的反应速度会差很远
面对挑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会肾上腺素飙升,兴奋不已;有人会躲在后面,畏缩不前;有人会想方设法逃避……那是因为每个人大脑的操作系统级别都不一样,版本更新迭代得快的,面对问题丝毫不会胆怯,因为版本升级后早已修复了旧Bug,有足够的自信与能力去解决它。就算暂时还不能解决,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有想出办法的。
可是,如果长期不升级操作系统的人,他大脑运行新程序的速度会极慢,还要花比别人要多得多的时间去学习,运算出来的结果还未必是准确的。要知道,有时候,在职场的试错成本是很高的,时间就是金钱。
操作系统需要定时升级,才能满足持续地高频使用。
这段时间,长时间地加班工作,感觉自己以超级廉价地方式在出售自己的时间。因此,在忙碌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提高效率(不仅是自己的效率,还有队友的效率)。精力的过度倾斜导致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被严重的压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输入,连写作也只能是匆匆记录。
所以,先简单记录一下,以此提醒自己要继续保持输入-输出的习惯。即使现在太忙无暇顾及写作的质量,但保持着写作的节奏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此自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