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学习之路就好似爬山,从书法这座山的山脚到山顶的路有千万条,所以书法的理论性知识也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但无论是哪条路其中有四点都是整个过程的必经之路。
一、字型准
1、临好字:一般我们都是通过学习古碑帖从而来更容易掌握字型,学习古帖更容易掌握其笔法。所以通过古碑帖和古帖两者结合学习效率会更高。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对临原件是最好的了,因为碑是先写好了再刻,所以哪个字写的不好可以改,对于初学者而已碑刻一经刻工上的修饰加工一些笔法很容易看不清。
2、临好帖: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以往书论里提及的古碑帖基本都能被印刷出版了,并且大多都物美价廉。所以现如今可以见到如此丰富的古碑帖也是前人难以想象的一件事了。然而古往今来传世古碑帖也都鱼目混杂很容易给初学者带来误导,所以作为初学者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好帖反而更难了。
3、知原理:中国汉字中常用字有5000,而字又分五体,每体每个单字有时会包含若干种不同写法。古人有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病中即愁中”。而文字的美感在书法学习及鉴赏中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门槛。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这其中的奥妙,即便穷极一生或许你的字也只是虚有其型。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书法家一生只学一家一体一帖。
二、笔够力
如果我们把字型的研习比做打拳,那么笔力的练习就是在打桩了,而拳谱有云“练拳不练桩到老一场空”由此可见笔力的锻炼对于写好书法有多重要了。我们如果把行草书比作拳法,那么篆隶楷书便是桩法了,而如果把创作比作拳法,那么临摹便就是桩法。当然两者在使用上还是有些许不同的地方的。从刚柔相济到文治武略两者同工然而异名不可偏废,缺乏了笔力的笔墨之法是娇柔而造作的。用笔的力量需要达到一个恰好能符合其技巧的需求,其即不可超量也不益笔力不足。一般练习方法得当的话3-5年的对笔力的练习基本是能达到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书法学习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通常速成的学问都易遭淘汰,难以持久。
三、韵味足
韵味是书法家自身修养的体现,是内涵之美,也是建立在力量与字型美之上更高层次的美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书法是文学的附庸品。书法的风格会依照书写的内容而有所不同,同样一篇文章用不同的书写形式来表现也会有其各自的韵味在其中,但绝不可用同一种风格的书法去演绎不同基调的文章。二者之间融合在一起的精妙之处非匠人可解。书法家们应制定在何处该如何适度的运用哪些技巧来赋予自己所书写的作品适当的韵味,不然其作品也是缺乏灵魂的空壳,但是韵味一说也不应急于求成不然就宛如空中楼阁,令人可望不可即。
四、历练多
古人有云人书俱老,书法的学习创作之路同人生的经历一样都是人心修炼的过程。一幅能被标榜成为艺术品的书法作品其作者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生历练,技巧表现再丰富也是空洞而无味的,是一件难以打动人内心的工匠之作。书法的动态表现是人们肢体语言的物化,是对文学作品词不达意的有效补充,它能用最为简洁的形式来表现最为丰富最为细腻的生活情感。
书法是对已经历过生活洗炼的文学艺术的再次升华,因此相比其他艺术创作而言它更能直指人心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