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去世,享年90岁。
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以其在决策理论和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的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提供了深刻的见解,而且还对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卡尼曼出生于1934年,成长于法国,后来成为了以色列和美国的公民。他的学术生涯始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后在多个知名大学担任教职,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卡尼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决策过程及其与认知偏差的关系上。
卡尼曼最著名的工作之一是他的“前景理论”,这是他在1979年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其决策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损失厌恶的概念,即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程度大于对同等大小收益的喜好程度。
此外,卡尼曼还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上,这是他在其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详细阐述的。系统1代表我们的直觉和自动思维,它快速、无意识且经常出错;而系统2则代表我们的理性和有意识思维,它缓慢、努力且更加精确。卡尼曼的这一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为何我们有时会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卡尼曼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他的理念被用于改善政策制定、商业策略、医疗决策等多个领域。
2002年,卡尼曼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在心理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所做工作的最高认可。
总之,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对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他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真实的决策模型。
今天,重发一篇旧文,谨以此纪念卡尼曼先生。
01 何为决策
在我们一生当中,将会面对无数的决策。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大到考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和谁结婚。一个好的决策可以让我们受益终身,一个坏的决策也可以让我们陷入深渊。所以,如何做决策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课题。
何为决策?决策是人们为各种事件出主意、做决定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是信息搜集、加工,最后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过程。决策的本质是选择,就像我们走在前进的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决定了我们能否顺利到达目的地。决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各种要素,比较优势劣势,最终得出结论。当然有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需要当机立断快速做出决策。
02 系统1和系统2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将人类的思考模式分成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叫作快系统和慢系统。系统1的运行是快速无意识的,不费脑力,自动运行。系统2需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耗费大脑的活动上来,需要分析推理判断得出结论,采取行动。
举个例子,我们面前突然冲过来一辆车,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快速躲开。这是不需要思考的,是下意识的行为,这就是系统1运行的结果。当我们面前摆着一道数学题时,比如求17*24的答案,我们没法立即说出答案。需要我们在脑海中列出计算式,调用大脑资源进行运算才能得出答案,这就是系统2运行的结果。
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系统1或系统2直接运行的结果。很多决策失误的原因就是是过度用系统1,快思考,本来需要慢思考,充分了解情况做出决策的事,为了图省事利用了快思考,造成非理性思维。
比如,在工作中听到A说B说我们的坏话,听完以后火冒三丈,二话不说就去找人理论去了,结果关系闹的很僵。事后才知道,原来是A在挑拨离间。
过度利用快思考也不能完全怪我们自己,这是大脑的特点本性决定的,我们的大脑本身喜欢低耗能的活动,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当然,快思考也不是一无是处,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进化留下来的一种思考模式,在远古时代,经常会有野兽的侵袭,见到野兽必须快速做出逃跑的反应,才能确保活下来。
所以,快思考是确保安全的。另外,慢死考和快思考之间可以转化,很多经常做的动作会形成肌肉记忆,变成下意识的动作。比如,跳舞,一开始我们需要全神贯注,时刻想着下一个动作。当我们熟练了以后,不用去思考就能做出下一个动作。
03 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明白了大脑思考的模式,我们就知道决策要多用慢思考,少用快思考。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如何做出更多正确的决策?
1.明确大脑的本性
大脑的本性就是尽量少动脑,按照最节能的原则运行。尤其是当我们大脑资源被占用较多的时候,大脑更想休息。所以,我们不要在饥饿、寒冷、情绪不稳定时候做决策,这个时候大脑能够分配的资源很有限,很容易动用快思考模式,导致拍脑袋做出错误决策。
当我们疲惫的时候,一定要休息几分钟,可以做深呼吸、散步、跑步等活动。休息之后再去思考,可以提高我们决策的正确率。
2.尽可能避免非理性思维
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九种非理性思维的表现,分别是,典型性偏差(过度关心典型事件忽略概率)、可得性偏差(一件事容易被看到就会被认为容易发生)、因果性偏差(相关不一定是因果)、小数定律(用很少的样本进行评估)、效用层叠(过度高估一件事重要性)、光环效应(先入为主)、锚定效应(无关的数字会影响判断)、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不同的决策)、禀赋效应(拥有某个物品后会觉得价值更大)。
这些非理性思维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错误,我们要时刻对照一下,看自己在决策时是不是在犯这样的错误。
3.借助工具
我们提高决策准确率的核心在于让慢思考系统苏醒过来,我们有几个方法。一是可以借用一些系统模型来进行决策,比如SWOT分析、人机料法环、二八原则等。目的是尽可能的全面考虑问题,调动慢思考系统理性决策。
二是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我们很容易过度自信,陷入当局者迷的境地。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旁观者给我们提出意见,来帮助我们纠正快思考造成的错误。
三是假设失败,未雨绸缪。卡尼曼提供了一个方法,叫做“事前验尸”。听起来比较恐怖,大意是做重要决策前,先假设这个决策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遭遇了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逐条列出,进行排序,做到未雨绸缪,尽可能避免犯这些错误。比如,马云以前经常带员工开会,议题是阿里巴巴是如何倒闭的,让大家分析阿里巴巴倒闭了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如何去避免。
以上,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