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中凝结的思想和历史
中国人有崇拜汉字的传统,即使到今天,
这传统并没完全消失。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
老寿星,它至少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商代
之前,中国就有成熟的文字系统,我们通过商
代的甲骨文—一种刻在龟甲和动物骨骼上的
锲刻文字—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
世界上早期的文字主要有三种:苏美尔和巴比
伦人的快形文字、埃及人的图画文字以及汉
字,这三种文字系统都是象形文字。
只有汉字永生
如今前限种文字早已为拼音文字所取代,只有汉字还在
使用。汉字伴随着中国文明发展的步子,不仅
为使用它的人提供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很
汉学还浓缩了中国人的人生体验,包含中国
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它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很自
然的事。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你会听到这
样的话:“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人言为信
嘛!”说这话的根据就在汉字中。汉字的
“信”,左为“人”,右为“言”。
汉字就是这么写的,难道你还不遵守吗?言下之
意,汉字具有一种说服人的力量。
又如,中国古代就有“止戈为武”的说法,“武”指
的是战争,“止戈”就是不用武器。这也是
由“武”这个汉字引出来的意思:战争是为
了消灭战争;不战才是战争的根本目的。
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基本意思是爱人。而文字
本身也常被借来说明这一思想,这个字左为“人”,右为
上”,两个人,意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交往的第一
原则就是仁爱。
这样的符号,为探讨中国思想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如“美”
这个汉字,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这个字,上面是
“羊”,下面是“大”,合起来是“羊大为美”,意思是大羊肥
羊就是美的。在古代,羊和人的生存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
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关乎文化永生
汉字中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20世纪瑞典的一位汉学家
高本汉曾说:“中国人消灭汉字之时,也就是他们的文化消
失之时。”这话并非危言耸听,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实在
太紧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