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世界现象:若网络中任意两点间的平均距离L随网络格点数N 的增加呈对数增长,即 L ~ l n N , 且网络的局部结构上仍具有较明显的集团化特征。

互联网逐渐把互不相识的人们连接起来,构成群体

长尾效应:英文名称Long Tail Effect。“头”(head)和“尾”(tail)是两个统计学名词。正态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由于社会传染,你从来没见过的人部分地决定了你的幸福感。

萨尔诺夫(David Sarnoff)理论:说的是在电视和媒体这样的广播媒介中,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增长呈几何级数上升趋势:用户越多,价值越大

麦特卡尔夫(Rober Metcalfe)理论:他认为,在以太网和互联网等多对多网络结构里,价值增长的速度比广播网络要快,因为增加节点可以大大增加每个节点的连接度。当每个节点都有可能连到任意节点时,每增加一个节点,就不只增加一个单位价值,潜在的连接是节点数的平方。

里德理论:能够让个人构成群体的多对多网络(如互联网和万维网),其实用性增长的速度远超麦特卡尔夫定律的预测,因为每个节点的价值不仅需要乘以其连接的节点数,还要乘以可能联系到的潜在群体数目。里德定律显示出网络的价值不是随着用户平方增长,而是呈指数增长趋势
针对个人用户的服务的价值随用户数量线性增长;促进交易的服务的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增长;而促进群体联系的服务的价值以用户数量的指数长

感悟:处于网络的中心节点有利于链接到不同的人,或是成为桥梁从中获利,但这也加大了感染网络传染病的几率。

关键词:“网络小镇”(Netville)“连线郊区”(wiredsuburb)

“引用通告”(pingbacks),网络中常用的用来通知网络系统文章被引用情况的一种手段。

群体为中心的社交转变为“联网个人主义”传统的群体社交变为个人为中心的社交

感悟:“得到帮助的最关键的标准是帮助别人。:在网上耗费时间来帮助他人,贡献等有利于累积社会资本,得到他人的帮助

更多元化的网络中每个人都和其他人不同,这样的网络能够连接到其他不同的网络,累积更多社会资本

纽带性”社会资本指的是那些拥有很强的共同背景,并且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付出很多的联系,
“桥梁性”社会资本是较弱、距离较远的关系的集合——但同样,也是由拥有共同特点的人们组成的。
“连接性”社会资本则是处于不同的环境和社区的人们的联系,或者说组成小世界网络的那种必要联系。

组织里的人能够从4个层次上通过牵线搭桥创造价值:
第一层次是“让处于结构漏洞两端的人们发现对方的兴趣和难题”;
第二层次是人们把最佳做法从一个网络传到另一个网络,从而 组成“高级桥梁”(比如说,“隔壁村子的人发明了车轮,我们就不需 要重新发明了”);
第三层次的桥梁是让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网络发现 他们的潜在共同点;
第四层次的桥梁能够组合乃至合成来自迥然不同的 网络里的元素。
RSS(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个人认为,它就是资源共享模式的延伸。

培养个人学习网络的过程拆分8步:探索,搜索,关注,调整,培养,互动,询问和回应。

网络化公共空间的4个独特性质,1.持续性 2.可复制性 3.可放大性 4.可搜索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章:社会的形状:为什么网络很重要 网络结构跨学科研究1.网络具有结构,结构影响个体和网络的行为。2.由话语媒介...
    GeekJun阅读 4,709评论 0 3
  • 社会的形状:为什么网络很重要?社会化网络分析联网个人主义社会资本调整并培养个人学习网络面对Facebook的生活真...
    棋时阅读 3,226评论 0 1
  • 社会的形状:为什么网络很重要? 人类社会化网络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遵循的特定数学法则,即...
    翌年阅读 3,177评论 0 0
  • 1、社会传染 个体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和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或行为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人类社会中普遍...
    你猜_42e0阅读 3,196评论 0 0
  • 想想,我从认识《简书》到走到里面去散步的时间差不多两月了吧!期间在散步时吸收营养之后的感悟也会写出来,发布到简书上...
    走在路上的沉默阅读 3,725评论 23 4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