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说:思想的纷烦,情感的嚣动,常使自己魂灵营营困扰,常在放射消散之中,散乱不堪。生活的奔忙,常使精魄涣散,不可收拾。如此这般,动用不休,不能持盈保泰,终至死亡而后已。
养气修心,修得超越现实之道,用世之道的发挥。不仅可以习得营魄归一,还可持盈保泰,众妙之门。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魂魄载身,精神内收,能够人不离道吗?聚结精气,意到身到,以致柔和温顺,能如同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做到没有一丝瑕疵吗?爱护子民,治理国家,能够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天地之门开阖,阴阳雌雄相对,能够谦让处下,保持宁静吗?明白了古今天地,能够放空自己,不用心机吗?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绩,使万物生长了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做“玄德”。
南怀瑾解读
本章引申修习内养的超越现世之道,以及同功而异位的用世之道的发挥。
魂魄精神。修习内养的超越现实之道有三点。第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第一步的修身成就的要点。第二,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是第二步修性命成就的要点。第三,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是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要点。营魄,类营卫,人的血液养分和元气。道家认为生而魄在生命中普遍存在,不经修炼,不得与魄凝聚成一,死后魄归沉于地。载,如车乘,装载营和魄,神和气凝结为一。神是思虑的主体,气是活力的泉源。
养气修心。专气至柔,营魄抱一。太极,瑜伽,佛家天台宗的修持心法等等,利用气息修炼精神的,无非要做到心息相依,心气合一的程度。孟子对养气修身的论述:可欲之为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而有光辉之为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为神。神气,只是道的用,能使身心神气相互发挥作用,却是无名无相的道妙。也可命名为玄览,即睿智或慧智。也就是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说法,到了道智成就的时候,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合于自然之道。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來则应,过去不留。
为政治国。由内养之道,达入内圣境界,外而为王,转进同功而异位的用世之道。三个要点。一是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慎到曰: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鬼谷子曰: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昩,则事必悖。吕氏春秋:君子屈于不己知而伸于知己。二是天门开合而无雌。第三,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傅佩荣解读
营魄魂魄。营魄即魂魄,一是魂魄合一状态,也可以指道。爱民治国,指圣哲,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婴儿之喻。老子常以婴儿为比喻,悟道应淳朴至柔。
玄览天门。玄览,直觉的心智作深入的关照。天门,自然之门,天赋的感官,由此与外界联系。
玄德至德。道之用,悟道表现。道同得,双重意义:一是万物方面,得于道者,道生之后,德蓄之。二在道方面,德指道的作用与表现,所以有道为体,德为用之说。
至人之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之用
养气修心是心法。神气合一,专气至柔,涤除玄览。修身养心以成就心智。神气即道,交易的神气即价格和时间。交易的至柔,即顺趋势而为。交易的涤除玄览,即交易的反思,对交易的行为作深入的关照,符合交易的道。
交易如爱民治国。交易标的如民,财务自由如国。交易,不能不知,天门开合,明白四达,无知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