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情

我的父母都出生在三十年代初,父亲如今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已经在2018年初春离开了我们。父亲曾经说过,他们的婚姻不能叫爱情,可我坚决认为,那就是爱情,因为他们从相识到结婚,一直到暮年,有传奇,有平淡,有争吵,更多的是相扶相携恩恩爱爱。

从“一见钟情”说起,父亲和母亲是相邻两个村的,岁数相差两岁,小时候也在一起玩过。父亲家里并不富裕,可以用贫困来形容。母亲家境非常好,家庭被划为当时的地主成份。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在一次集市上两人相遇,从早晨逛集市一直到下午,等父亲把母亲送回家天都黑了。其间他们各自的伙伴儿不约而同地给他们创造了条件,起哄般的都躲开了。

据父亲说,当时他们还是一前一后在逛集市,并没有多说几句话,直到送母亲回村,一路上说了很多话,都表明了态度。母亲也说过,当时父亲没有钱,还是母亲买了两个糖饼,分给了父亲一个。

因为父亲是老小,上面只有大哥结婚了,还有两个哥哥没有成家,回到家里也没敢提这事。而母亲却被家里娇惯着,什么都敢说,家里就知道邻村有个小伙子和母亲有意思了。

于是,姥爷先去了爷爷家,两村两家有了来往,爷爷着急啊,就准备把所有的家当都当了,给父亲成家,可哥哥们不同意,奶奶也不同意,后来还是姥爷疼我母亲,答应帮一把,意思就是能免的就免了,只要两个孩子好,凑合着成个家就行了。

父亲看到家里的情况,暗暗下决心,一定想办法自己解决,正在四处打问准备出去闯荡,混好了回来娶我母亲,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部队开始征兵。父亲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听先生说过,当兵打仗,立功受奖,可能会当官,就想当兵去打仗,混好了回来,到那个时候,就能风风光光地迎娶我的母亲了。

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都不同意,问我的母亲,母亲只说了一句:“听他的!”

姥爷问母亲:“万一战死了,残废了怎么办?”

母亲说:“人的命,天注定,我们听天由命了!”

二十二岁的父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了,这一走就是无数个日夜的期盼,直到父亲从朝鲜回国,部队又被派往东北守岛,几年后才能给家里和母亲写信。母亲说她当时接到信哭的稀里哗啦,然后躲到一边又偷偷地笑,就这样一天都在反复哭笑中度过的。

当时情况还挺严重,父亲说,部队既不让他回去探亲,也不许母亲来看他,要在岛上死守,没想到,不到一年部队归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了,父亲被派出上海学习,然后马上上了舰艇服役,还是书信来往。

母亲不识字,每次看信和写信都要请别人帮忙,父亲也知道。父亲的文化勉强能写点简单的话,所以他们的信都是特别简单的,正规的,都是带着“同志”这种称呼的。

到了五七年底,可以转业复原了,父亲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选择,有个首长看中了他,要给他介绍亲戚的孩子,条件就是如果放弃农村的母亲,和这边成亲了,父亲就留在了旅顺大连的一家水产公司,有首长帮忙,前途无量啊!

父亲当时想都没想,就跟首长汇报了,说母亲在家苦苦地等他,不能辜负母亲,宁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一辈子地,也不能做出违背良心的事。

五八年父亲回到了老家,带着部队发的一点复员费,简单地迎娶了母亲。幸福生活才开始,又赶上了挨饿,先是想尽办法让母亲吃饱,实在不行了,又和母亲商量,他先出去找条活路。

这回母亲还是那样,听父亲的,那时候父亲的三个哥哥都出去找活路去了,爷爷奶奶也老了,母亲让他放心,说有一口吃的也会先紧着两个老人的。

五九年,父亲带着几个伙伴来到了内蒙古,在荒无人烟的乌海扎下了根,等站稳了脚,才把爷爷奶奶和母亲接到了内蒙古乌海市,好歹都能吃饱饭了,一家人还能团聚在一起了。

父亲说他和母亲那不叫爱情,是因为最好的前十几年都在奔波,为了迎娶母亲参军,为了活命而远赴大西北,直到安定下来,生活还是很艰苦。

我清楚的记得,我家一直是矿区家属院内,生活最困难的一家,每年过年父亲都要借钱来度过年关,直到我中学毕业了都没缓过劲来,进入九十年代,我们几个孩子都参加了工作,生活才有所好转,父母亲也慢慢老了。

父亲对母亲特别好,那时候煤矿家家都是女人端饭,男人开吃,可父亲总是等母亲坐下来才让我们动筷子,而他的第一筷子菜,都是夹给母亲的。

父亲军人出身,脾气暴躁,我们孩子都特别怕他,可母亲有办法,一但有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母亲只是说出一句话,“我嫌弃过你吗?”父亲立刻就老实了,就这一句话,曾经“救”了我无数次。

后来我也问过母亲,为什么一说这句话父亲就乖乖地服软了。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那是当初父亲送母亲回村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你没有嫌弃我穷,我决不会辜负你!”

父亲和母亲,从没有在我们面前表现出相亲相爱的样子,我的姐妹也没有见过他们手拉手。可我却见过,只不过是他们老了的时候,是彼此都没法活动身体时。

2015年春天,母亲已经卧床不起了,每天就是我和父亲伺候着。有一天早晨,平常都是父亲先起床有了动静,我才起床做饭,可那天没有了动静,我赶紧推开门,看见两个老人躺在床上,父亲的左手拉着母亲的右手,嘴里一直在说:“没事的,没事的,都动不了了也能在一起!别怕啊!”

原来,父亲那天身体也有了毛病,自己不能起身了。就是那样,他们也没有喊我,而是手拉着手在互相安慰,互相鼓励。

后来,父亲就有了老年痴呆症,他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忘了,唯独记着答应母亲的那句话,只不过是不管谁对他说,他都马上变得老老实实的。

我曾经用了无数种方法,老是想着让他恢复点记忆,可是跟本不管用,所有人所有事,全部都忘的一干二净,唯独母亲他知道,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个人说的话,他都会听从。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父亲也变得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可他们传奇的一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平淡,他们的婚姻和爱情,让我永远也无法忘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想写篇关于父母的,不知道从何下笔,又从何说起。今天侃侃我眼中,他们的爱情。 父母和大多数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一样,...
    心妍and敬阅读 613评论 0 3
  • 父母年轻时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学校离家很远,远的程度,是...
    朱家三姑娘阅读 355评论 0 0
  • 父母出生在1960年,那时代的爱情相对于比较简单,没有现在的浮华与虚伪。但是也不缺少爱情故事。 父亲出生在边境城市...
    穆沐love阅读 263评论 0 0
  • 儿时不懂事时记忆最深的便是父母的争吵,长大后最为常见还是两人的争吵,在后来离家远行时,在与母亲打电话时,还...
    胖嘟嘟_3551阅读 182评论 0 1
  • 父母相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文革刚结束,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 他们都是一个县的,父亲家在城里,家里兄弟姊妹多...
    春秋小云阅读 198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