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沙家浜红色之旅

——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沙家浜

秋风起,秋风凉;

江抗、民抗打东洋;

江抗、民抗保家乡;

我们在后方,

多做几件多做几件棉衣裳;

帮助你们打胜仗,

打胜仗,打胜仗,明朝打到黄浦江。

——流传于常熟地区的抗日歌谣

芦苇荡

芦苇荡。

芦苇荡在秋天的晴空下随风飘荡,我们走在芦苇丛中,如同走入迷宫,原来芦苇荡是天然的屏障,保护着革命战士也保护着芦苇荡中生活的百姓。我们在高大的芦苇丛中穿行,学生们说,他们似乎理解了杜小康在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

残荷

残荷。

学生说,怎么荷花都开败了呀,真是遗憾啊!没看到荷花盛开的景象。我说:小雪天气了,哪有荷花开到这个时候的。残荷的意境也是美的,没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但是残荷听雨,水与荷叶的枯枝构成的线面构图,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如果小雪天气真的有点雪,残荷映雪,那该是多么难得的一期一会啊!

大柳树

大柳树。

沙家浜有很多漂亮的柳树,此时树冠茂密,将黄未黄,与天空的蓝相映衬,显得格外明丽。早读才读了《致柳树先生的一封信》,此时看到柳树更觉亲切。大柳树下,阿庆嫂的茶铺迎接四方来客,正所谓“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大柳树见证了许多故事,全都藏在年轮里。

朱凡

那些名字。

徐如初,朱凡……这些名字我们不熟悉,但是他们的名字里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在红色的队伍中哪怕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一些片段,让我们在这次旅程中串联起一份感动,一份崇敬,我想这就是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杜小康还在放鸭,芦苇荡的天气时好时坏。鸭子大了很多,一个个肚子圆滚滚的,像孕妇。 这片芦苇荡里的鱼和虾非常多,夏天...
    一粟小阅读 1,023评论 0 0
  • 以沙家浜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作为当年八个样板戏之一,唱红大江南北,使沙家浜闻名遐迩,...
    胡老太阅读 8,394评论 271 286
  • 作者/徐耀良 在沙家浜,除了有个风景区,实际还有个芦荡村。近日,我们来到了芦荡村,村党委...
    余光_27f8阅读 1,254评论 1 3
  • 本打算去世园会散散心,无意间车子却开进了浐灞湿地公园,确有歪打正着之意。游览之后,也觉得别有一番风情在其中。 ...
    巴山夜雨i阅读 449评论 7 3
  • 徐则臣,男。197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徐则臣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大...
    大尉说说阅读 1,4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