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4自信是什么意思?

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一定考虑得比我今天所说深刻得多,但我相信他最大的领悟一定是,吾性自足。

阳明后来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慧能也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可见有此想法的不止阳明一人。

对我而言,以及对好多人而言,自信是一种“自我效能感”,要建立在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上。一个医生要去做个小手术,他是自信的,让他去说服领导给他一百万投资新技术,他就没自信了。但是,吾性自足说的要抽象一些。有点类似1942里面,张国立那句话,“等到了陕西,立住了脚,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就像把你扒光了扔到非洲,你相信自己能够活下来。就像你问一个小孩子他有没有自信能成为世界冠军,他坚定的说“有!”这是一种广泛的自信,对自己做得对,做得好的整体的评价。

我有过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行事,默默前行的日子。那些日子里我相信自己,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行,而是因为我发现我只能相信自己,只能靠自己。别的人要么有自己自私的打算,或者哪怕完全是为我考虑,也不及我了解自己的情况,话说不清楚等等。总之,我发现,没有人能够代替我过我的生活,面对我的困境。如今想来,信靠自己的日子都是好日子,然而美中不足。我后来跟老师说,我就像一个人在茫茫雾夜赶路,要去往心中向往的圣殿,然而我没有罗盘,没有向导,也不肯跟着人群随波逐流,我凭着直觉和自己的反复推敲摸索前进,旅途辛苦步履蹒跚都不待言,最痛苦的,是心里一直打鼓,似乎总在等着一个声音告诉我:“傻子,你走错啦,路在那边呢!”

我想,阳明其实和我一样在这个雾夜里赶路,而且他也不知道圣殿在哪里。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等着这个“比我高明”的声音,或者即使真的出现了这么一个声音他也不会因此有了疑虑,放慢脚步。

我们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我是走两步就回头看看或者茫然四顾,或者干脆就改变了方向。而他则坚信着直觉的正确,大踏步前进着。对吧?

然而,什么是吾性自足呢?

对我来说吾性自足说的是一种真诚面对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饿了就吃,渴了就饮,喜欢就靠近,厌恶就远离,怕了就逃,怒了就打,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不懂就问,不清楚就搞清楚,喜欢花就栽花,喜欢水就看水,喜欢父母高兴就善待父母,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一切都是人心自然不过的反应,确实是不用老师教的。有老师也教不来,生活中的事,往往是小马过河,每个老师意见都不一样。

道德、法律或者社会约定俗成中有许多该不该做,该怎么做的知识,但那些“应该”不关心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能直接用来指导我的生活,而应该作为外部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种需要适应的客观环境。

因此,吾性自足说的是,人心是一个自动机,上帝设计的,功能齐全大家都一样。你的成长代码是细心编辑好的,跟随内心,尽头就是自我实现,或者说成为你自己。

所以诚意是第一个原则,对自己赤诚相待,不矫饰,不强迫,遵从内心的感受。而内心的真实感受就要靠自己去体会,通过诚意去修炼,让内心澄明如镜。每个此时此刻都对自己真诚相待,内心的声音会越来越清楚吧。那时可以说,我知自己还有很多不懂,做得不对的,我将来还会不断学习改进,但不论何时何地,我都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对当下的我而言,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这样子久了,这种自信兴许就会刻到骨子里,走起路,说起话来就不假思索,自然就君子坦荡荡。

第二个原则是,一个人不应该因为缺乏知识或者能力,或者不成功而自责。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努力该罚,不用心该罚,不学习该罚,但强求努力的结果就不对了。这里面有很大成分是上帝决定的。也许你没有别人优秀,甚至一度失败了,这不能说明你应该按别人的方式活着,因为你不是别人。你若是东施,再怎么效颦,也变不成西施。

第三个原则是,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你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心理咨询中常说,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做了我想做又能做的事情,至于我能力有限或运气不好,那是上帝的事情。

怎么诚意呢?

诚意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心意。一旦确定自己的真实感受,就简单了。问题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呢?这就需要修炼。修炼自我觉察。自我觉察就是觉察和接纳自己的身心状态。身体的自我觉察是个很好的开始,好比头疼,那是很容易觉察的,你不会误判自己头疼。你不会疑虑自己看不清,没听见,手断了你不会错过,受伤了出血了你不会错过,发烧了你不会错过。但是你喜不喜欢某个人,喜不喜欢数学呢?你到底想不想跳槽呢?内心的感受要让它不受阻碍的表达,不要着急去评价、矫饰、压抑、寻找原因或者合理化,只是接受它,关照着它。然后需要去分析它,也就是把它拆开。电脑不运行了,可能只是一个零件坏了,我们都知道不应该把整个电脑扔掉,只用换掉坏零件。心里不舒服,也不要整个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拆开来找找具体坏了什么。注意不是说让你自己动手“修理”,甚至,也不需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只要比较具体的知道是什么地方亮了警报灯,就可以了。修炼的内容就是通过每天反省,觉察和接纳自己的内心感受。按照阳明的说法,圣心如镜,内心透彻了,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