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是生活

历随笔

内心郁结难舒,始终无法释怀。不禁开始思考:该如何看待金钱?又该如何理性对待消费?

一个决定

这个月,我做了个坚定的决定:从此以后,每个月自己只留1000元零花钱,其余收入全部上交,往后不再插手家里的财务事宜。

我纯年收入25万,妻子年收入10万,我们一家四口在黑龙江大庆生活,房贷由公积金覆盖,本应没有太大经济压力。以往每月工资到账后,我都会主动转给妻子5000元;遇到奖金集中发放时,也会多给她一些,但只要晚发或者忘记了,妻子就不太高兴,仅2025年至今,我就已经转给她9.5万元。除此之外,家里日常的大额开支,也基本由我承担。可即便如此,妻子还是总说钱不够花。她没买过什么大件物品,但衣服、茶叶、茶具、化妆品等零散物品买得极多。

23年前,我们住130平的房子时,就有一个房间被当成库房,堆满了各类东西;后来换了200平的大房子,短短2年时间,所有房间、所有柜子就又被塞满了。我也曾和她沟通过理性消费的问题,但她始终认为,买的都是自己喜欢、想要的,没有问题。就连帮我们带孩子的丈母娘,也有着同样“买买买”的习惯——这是我收拾厨房时找出来的,单是未开封的油烟净,就有这么多。


我的父母是农村人,我特意把他们从老家接到大庆。我妹妹也在大庆生活,父母宁愿住在妹妹那套不足50平的房子里,也不愿来我家这200平的大房子住。以前我没太明白原因,直到现在,每当我一个人在家,走进各个房间,看到那些甚至没拆过包装的闲置物品时,心里就格外难受。

我每月要出差18天,在家休息仅12天。以前,我特别盼着休息,盼着回到家里,能见到等待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可现在,两个孩子都上学了,我休息时,早晨送完孩子回到家,看到的永远是满屋狼藉,以及永远收拾不完的家务。这个月,家里闲置了3个月的房子终于租出去了,可妻子第一句话就是“租金怎么不给我”,就是那一刻,我彻底下定决心:只留1000元自用,其余的一切都不再管了。

前段时间,父母去了外地生活,父亲找了份保洁的工作,加上退休金,每月能有4500元,吃喝不愁,我也没了牵挂;两个孩子将来的路,终究要靠他们自己走。在大庆这样的小城,家庭年收入35万却一分钱都攒不下,我突然觉得,自己奋斗的意义都没了。以前想着自己在野外多奋斗几年,攒着钱,有了足够钱后,就早点回归城市生活,不再过那种用金钱换青春的日子。今天我找到了一家图书馆,以后休息时,就去那里打发时间;回到单位上班,我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宿舍,除了每天10小时的工作,剩下的时间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反而觉得清净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