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杏林和道门都有一句老话: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师不顺路,法不空出。
第一句:“医不叩门”,是说,医生不能多管闲事,心里再跃跃欲试,也得绷得住,别人不问医、不求医,医生不能上赶着去说病,不能看到人就说人家哪哪儿不好了!
懂得越多,越要管住自己的嘴。多管闲事会招致生闲气,因为中国人有一个习俗,越是病人,越害怕你议论他,你过了嘴瘾,但招了一个恨,病人就更无所适从了。
最后人家没听你的,你还生气,气大发了,你也病了。
第二句:“道不轻传”,是说,道不可以随随便便传。“下士闻道,大笑之”,若把道轻易传给了下士,就是自取其辱。“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就是中等的人听了,也只是心里模模糊糊地懂了些。
唯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也就是高级的人听了,才能守这个生命之道,并勤修这个生生不息之道。
所以,传道也看道行。
第三句:“师不顺路”,是指有些人不想花钱,总想找机会让师父或道长哪天顺便到自己家给看看,也就是蹭机会,跟蹭饭一样。如果这样,那你就等吧,这样的人,连起码的诚意和尊重都没有,指望别人给你帮忙,别想了,谁也不欠你的。
第四句:“法不空出”,是指如果找人求卦问事,或者办理道场法事,一定要准备红包。这叫有舍有得,这也是因果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医不叩门和道不轻传,讲的是机缘。机缘不到神仙也没办法。我若说你有病,你得说我才有病;我若说你根骨清奇,你会认为我要拿如来神掌骗你。不是医者或师父不慈悲,是时候不到,锅盖掀早了,饭就要夹生了。
师不顺路和法不空出,讲的是人性。人心三毒贪嗔痴,总想讨便宜、找捷径,不想付出,只想索取,这就是贪念做祟。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舍哪有得。你想解决事情,你知道事情是怎么来的吗?那是你的因果,因是你种的,果就要由你来承担。因果是你的贪嗔痴造就的,你想了结因果,却守着贪嗔痴不肯松手,那别人不会去替你承担因果。
医者的悲悯和道者的慈悲,无法施给不肯承接的人,无法施给自私自利、有己无人的人。天道无亲亦无私,福祸无门自招取。说这些话,不是要让你舍财,不是要让你怎么叩拜奉请,而是要让你知道反省、返观内心,不要让贪嗔痴阻塞了你的福报之门。
诗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句话出自《国风·卫风·淇奥》,孔子也颇为关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意思是说,治疗骨质增生,既要切掉一截,还有再磋平滑,加工玉石呢,既要雕琢出形状,又要打磨细腻;已经做的很好了,还要更好。寓意君子的品性,就如此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