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抄

自古杏林和道门都有一句老话: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师不顺路,法不空出。

第一句:“医不叩门”,是说,医生不能多管闲事,心里再跃跃欲试,也得绷得住,别人不问医、不求医,医生不能上赶着去说病,不能看到人就说人家哪哪儿不好了!

懂得越多,越要管住自己的嘴。多管闲事会招致生闲气,因为中国人有一个习俗,越是病人,越害怕你议论他,你过了嘴瘾,但招了一个恨,病人就更无所适从了。

最后人家没听你的,你还生气,气大发了,你也病了。

第二句:“道不轻传”,是说,道不可以随随便便传。“下士闻道,大笑之”,若把道轻易传给了下士,就是自取其辱。“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就是中等的人听了,也只是心里模模糊糊地懂了些。

唯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也就是高级的人听了,才能守这个生命之道,并勤修这个生生不息之道。

所以,传道也看道行。

第三句:“师不顺路”,是指有些人不想花钱,总想找机会让师父或道长哪天顺便到自己家给看看,也就是蹭机会,跟蹭饭一样。如果这样,那你就等吧,这样的人,连起码的诚意和尊重都没有,指望别人给你帮忙,别想了,谁也不欠你的。

第四句:“法不空出”,是指如果找人求卦问事,或者办理道场法事,一定要准备红包。这叫有舍有得,这也是因果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医不叩门和道不轻传,讲的是机缘。机缘不到神仙也没办法。我若说你有病,你得说我才有病;我若说你根骨清奇,你会认为我要拿如来神掌骗你。不是医者或师父不慈悲,是时候不到,锅盖掀早了,饭就要夹生了。

师不顺路和法不空出,讲的是人性。人心三毒贪嗔痴,总想讨便宜、找捷径,不想付出,只想索取,这就是贪念做祟。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舍哪有得。你想解决事情,你知道事情是怎么来的吗?那是你的因果,因是你种的,果就要由你来承担。因果是你的贪嗔痴造就的,你想了结因果,却守着贪嗔痴不肯松手,那别人不会去替你承担因果。

医者的悲悯和道者的慈悲,无法施给不肯承接的人,无法施给自私自利、有己无人的人。天道无亲亦无私,福祸无门自招取。说这些话,不是要让你舍财,不是要让你怎么叩拜奉请,而是要让你知道反省、返观内心,不要让贪嗔痴阻塞了你的福报之门。


诗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句话出自《国风·卫风·淇奥》,孔子也颇为关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意思是说,治疗骨质增生,既要切掉一截,还有再磋平滑,加工玉石呢,既要雕琢出形状,又要打磨细腻;已经做的很好了,还要更好。寓意君子的品性,就如此精益求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什么是高能量和低能量? 1、正面的高能量:宁静、从容、欢喜、放松、焕然一新、和谐当下、内外合一,提升他人。 2...
    吴菊萍阅读 1,805评论 4 52
  • 医不叩门和道不轻传,讲的是机缘。机缘不到神仙也没办法。我若说你有病,你得说我才有病;我若说你根骨清奇,你会认为我要...
    7ca712bef44a阅读 313评论 0 1
  • 1.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要有“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豪情,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
    H_af48阅读 266评论 0 1
  •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认识的方式,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
    哈么热闹阅读 203评论 0 0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成甲 ◆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
    i骐骏阅读 2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