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在神话剧里面听说过,也在佛经上看到过轮回这一说法,可是真的有“轮回”吗?还是“轮回”本身就是佛经,神话杜撰出来的名词,本没有这一说法。
其实关于“轮回”这个说法,哲学里面也提到过这个现象,只是它里面用的名称不一样,哲学里面用的是“否定之否定”的概念来解说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现象。当时看《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这本书里面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这三大定律时,在我脑海掀起惊天骇浪般的震惊,那种震惊好像在我脑子里投入了一颗原子弹,心里想怎么会有这种书籍呢,可以把万事万物的发展运行规律阐述的如此清晰,明了。
佛经里面“轮回”的解说是人当下的生活状态是由前生的善恶因缘造就的,如果你的前生积德行善,那么,你今生的幸福生活就是前生积德行善的回报。这里面的福祸报应也是经济学的等价交换原则,前生种下什么因,那么今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佛经里面关于“轮回”是站在人生这个大的框架上展开的对人生生命意义地追问,旨在强调人们要“但行善事,莫问前程”,所有的业报都会在来生以福报的形式回馈给你,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下一生积德行善。
哲学里面关于“否定之否定”就比较严谨,具体,它是事物自身发展运行规律进行论述的。事物的发展是在肯定和否定这种矛盾体里面呈螺旋式前行发展的。事物一方面在肯定现在的生存状态,一方面也是一否定现存状态中不利于生存的因素,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进化,使自己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长环境,进而达到保留物种存活的时间和数量。
我们以平时吃的小麦为例,当麦粒得到它所需要的正常条件(适宜的土壤,阳光,水等),它就会生成植物,麦粒就消失了,它被植株否定了。植株正常的开花,结实,麦粒一成熟,植株就会逐渐死亡,又被麦粒否定了,麦粒的这种自我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要以为这是一植物的一次生命周期,它是既有的经验基础上,重新又达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站在更高的阶段展开的。(摘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哲学里面对“轮回”也是站在事物生存阶段展的,它的眼光更加方阔深远,它是用事实数据,用缜密的逻辑推理给你展现出来的。
生活里这样的事情很多,就拿我们平时做事情来说,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是错误百出,可是随着经验的积累,你慢慢地就撑握了做这件事情的经验,以后你再去做这件事情就会如鱼得水一样自如。为什么这样的呢,就是因为你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在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而达到能够完全胜种这件事情的水平。
在做这件事情里面就是有一个“轮回”,每次开始做这件事情,都是站在原有做错事情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做的,如果没有一开始做这件事情错误的地方,是不可能有经验把事情做好的,所以就有这句俗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每经历一次成功或者挫折的事情都会让我们在这次事情中发现一个自己的弱点,同时也更加看清自己强项,通过否定以前的自我来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就是我们生命的“轮回”,日是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达到一个更好的自我。
我们“007不写就出局”的写作群体,也是通过七年写作来完成一个生命能力的周期,我们在每一次交作业的时候,通过相互点评战友的文章,发现对方文章的优点和可学习的地方,为下一次的作业提供借鉴和帮助,从而写出更优质的文章,这难道不也是“轮回”吗?
人生每一天都是一场“轮回”,每天都要经历白天和黑夜,每天都要经历死亡和重生,这是人每一天都要经历的小的“轮回”,而每一天都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告别过去的不同于昨日的自我,相信经历过漫漫长长地黑夜之后,明天的阳光会更加灿烂,更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