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号从珠海出发,一直马不停蹄,到了贵阳后,安排两天时间休整。由于在草原的时间太长,错过了网上预定酒店时间,回到贵阳后只好再寻找酒店入住。
贵阳的酒店很多都设在住宅区内,在一楼有一个小门店作为办理手续之用,有点像公寓式酒店,但不配备厨房,在这样的环境下,停车就成了一个问题,停车位紧张,而且费用较高,我们在市区兜着圈子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重新装修好还在试业的酒店——骏怡连锁酒店。
该酒店也是在一幢临街的住宅楼里,前台的门面很大,门前还打着滚动的LED广告屏,原以为整栋楼都是酒店,入住后才得知,也是只用了一整层全部改成酒店而已,粗略数了一下,有70多间客房,也算挺大的了,楼层里还有一个很干净、宽敞的公共卫生间,这么人性化的设计在很多酒店并不多见。酒店新装修,房间设备可圈可点,还有个很大的停车场,所以就在这里入住下来。
贵阳与其它城市一样,既有老城区,也有新城,只是,旧城与新城的差异实在是太大,甲秀楼一带高楼立林,一个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的省会城市,可在沙冲路一带,随处可见一捆一捆裸露在外的电线,老旧的房屋,马路上扬起的尘土,还有加油站里脏得无法下脚,甚至门都没有的洗手间,瞬间让人意识到,这还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来的路上看到的无数脱贫致富的标语,也再次提醒我们,贵州还需要时间去完善。
当然,瑕不掩瑜,秀美的风景在贵阳街道上是随处可见,还看到钢琴王子克莱德曼7月12日到贵阳演奏的广告。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耳熟能详,陪伴成长,对克莱德曼有一份天然的亲切,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的大师,几十年后在贵阳邂逅,虽然未能到现场聆听,可是对贵阳已经多了一份亲近,所以,放松心情,感受她的美好就好。
在贵阳的两天,我们也会坐在城市的一角,看小贩们与城管猫捉老鼠的游戏,和当地人一起坐在凉亭里,看他们打牌唱歌。
从贵州民族博物馆出来,林荫处围着好多人,一男 一女唱着一些听不懂的歌,原以为是卡拉OK之类,结果发现他们是在对歌!唱的是方言,要仔细听才能勉强听懂一点点,调调可能是固定的,内容则随意发挥,男歌手开始时还是信心满满,两人是你刚唱罢我来唱,几个回合下来,男歌手卡壳了,一脸窘迫地望着对方。坐着的观众并未起哄,只是平静的看着他俩。两位PK歌手年纪并不大,看上去40岁左右,电影《刘三姐》里也有对歌,可是今天能用山歌进行PK的估计已经不多了,在贵阳的街道上让我们遇见,感慨贵阳的文化底蕴还是很深的。
甲秀楼是贵阳的一个景点,据说这是家有考生的家长到贵阳必去之地,沿江望去确实很美,无奈进到楼里,才发现早已作商业用,一楼是茶楼,二楼卖旅游产品,从甲秀楼望出去,隔壁的翠微园也是一处名胜,进去后发现,同样也都成了茶楼,也就没了欣赏的兴致。
在贵阳期间,我们还去了花溪公园、贵州大学。花溪公园同样继承了贵州山奇水秀的特点,风景美得随便一拍都是一张美轮美奂的明信片;贵州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红色的篆体字遍布整个建筑物,开始时没太留意,慢慢才发现中间镶嵌着“图书馆”三个字,全部的字组在一起就是“图书馆见”,从照片中更容易看出来,可是在现场,由于建筑物太大,我们还是花了不少时间辨认,这个设计很是巧妙,也有创意。新校区可能是配合贵大校徽的颜色吧,很多建筑都是红色的,但旧区的建筑就没有这边的统一,都是较普通的教学楼。
贵大校区很大,边走边欣赏风雨欲来的校园风景,同时也感受校园的学术气息,很是羡慕还在象牙塔里读书的孩子,顺便也缅怀一下自己从前的学生时光。
旅行路上,除了欣赏风景,就是品尝美食了,贵阳的丝娃娃很有名,到鸿通城的丝娃娃店吃了一回,同时也点了一些贵阳的其它特色小吃。丝娃娃也叫素菜卷,把许多的素菜用很薄的一块面粉皮包裹而成,像襁褓里的婴儿,所以取名“丝娃娃"。素菜有很多种,红、白萝卜丝、蕨菜丝、豆芽、海带丝、豆腐丝、折耳根等,还有贵阳特有的脆哨,包好丝娃娃后,还要浇点汁才好,服务员得知我们是头一回吃,耐心给我们做了示范,把桌上的酸汤、香油、木姜子油、花生米、辣椒面等众配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立马成了一碗酸辣可口的鲜汤,特别是木姜子油,味道特别,大爱,为了吃这些调料,我加了三次素菜(这里的素菜可以任意吃)。
贵阳的所有饮食无一例外都是有辣椒的,一般会把辣椒炒香后再用,很少看到直接用新鲜辣椒。有些是纯的干辣椒,通常是做菜用,也有把炒香的辣椒磨成较粗的颗粒,供人随意添加,或者会在辣椒面里再加些五香粉,有些则加花椒粉,不一而足,总之一天三餐都会有辣椒陪伴,感觉自己的吃辣能力在贵州得到了不断提升。
晚餐大部分以烤鱼为主,据说留一手烤鱼最正宗,无奈实在是找不到停车位,我们吃了其它的留一手特色烤鱼,店家在现场拿着食客们挑选的大鱼不断地在烤炉上翻转,随后又是大火翻炒各式配料,半个多小时后,一盘铺满红油的烤鱼就会端到我们面前。每个店家的烤鱼配料都不一样,有些直接把配料放到鱼里,配料有土豆、豆花、花菜等等,边烤边吃,吃到最后烤鱼的味道完全就进到配料里,也有的是几乎不放配料,只提供一大盆青菜,鱼吃完了再把青菜下到吃剩的汁里,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火锅时下的青菜,不管是哪一家,无一例外都是咸,辣。
贵阳有名的面食,一个是肠旺面,另一个是花溪牛肉面,甲秀楼附近一家有名的金牌肠旺粉店,生意好得座无虚席,好多人站在店门口把粉吃完,花溪的飞碗牛肉粉店也同样火爆,店很大,隔了一条马路进去还有一个店面,可依然解决不了人头涌涌的问题,好多食客站在外边等位。花溪牛肉面是到贵州后第一个看到没放红油的面食,店家在桌子上放了辣椒粉、花椒粉和蒜头供食客自己选择,好多当地人一勺一勺地舀着辣椒粉,硬是把一碗白汤变成了红汤。
与肠旺面相比,我更喜欢花溪牛肉面,汤里满是浓浓的牛肉味道,肠旺面除了厚厚一层红油,实在感觉不到汤的特色,即便是主打的猪肠及猪血旺,也吃不出特别的味道来。
时间过得真快,愉快的旅游眨眼即将结束,明天就要打道回府了,真有点舍不得贵州,除了山水美景、地方小吃,让我们留恋的,还有这里的气候。虽然太阳也几乎要把人烤焦,可是有树荫处就没这么热,还会有风,风是凉爽的,人不会热得浑身冒汗,广东的夏天是潮湿闷热的,容易让人烦躁不安,这么看来,贵州一游确是不虚此行,到贵州避暑着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