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边一些不是很自信的朋友,急于证明自己的朋友,想要快速取得结果的朋友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一颗种子需要花开的时间都不同,有些花期很长,有些花期很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自己多些鼓励多些认可多些耐心,然后静待花开。
这句话也常常说给自己听,但难免还是有遇到特别焦虑,迷茫的时候。19年末尾,和师父通了一个电话,不知接下来的方向该怎么选,他当时跟我提了剽悍一只猫,提了社群,当时的我一脸懵逼,因为我对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是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开了师父发给我的链接,花9.9听了猫叔的年终分享,在这里遇到了樊登读书-30天读出生产力。当时我被这个标题吸引了,“30天提升你的口语表达力,30天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30天带你读完10本书,30天……”等等,可以说这些恰恰都是我急需的,但我又有了个疑问❓,读书能有啥大用?读书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我确实蛮想提升逻辑思维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但对读书这个……,心里还是质疑的🤷♀️,于是就暂时搁浅了,但我记住了它的报名截止日期。
当下没有报名是想看看还有没有更好更适合的课程,于是又找寻了几天,最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30天读出生产力。那时候心里还有个小对话“2.10号开营,2.10号都开始工作了,时间那么忙,能不能两天就看完一本书都是一回事,感觉你这牛吹的有点大”现在想想自己真是既无知又好笑。
原本只给自己七天的假期,因为疫情原因被拖到10天,15天,30天,不确定……心情也因为疫情的影响整个人变得特别焦躁不安,所有的计划全部被打乱,面对突然之间多出来的17个小时,感觉无从下手,对时间的掌控有种无能感,这时候又开始给朋友给师父打电话寻找各种突破口,也就是这个时候迎来了读书营的开营,当时内心又出现这样一段小对话“哎,就是个读书营,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我到要看看你怎么折腾”说实话,内心当时是不屑的,但也因为这段时间确实不知能做什么,所以,干脆就死马当活马医,抱着试试的态度参与了开营。
面对群里的各种大咖云集确实蛮惊讶的,什么领域的精英都有报名,当时想“这个社群的影响力还挺大”。然后群里还分什么教务长,班主任,辅导员等等,心里又想“果然是读书群,整得还挺像样,挺新鲜的”。当时群里又要现场招募组长和队长,虽然我也不知这是具体干什么的,但心想“既然来都来了,肯定要多点收获,也可以了解一下社群是怎么运营的,说不定对自己以后也会有所帮助,另外也想在疫情期间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挑战一下自己”,于是就报名参与了队长的竞选,也很幸运的竞选上了
结果这种玩一玩,试一试,质疑的心态还没开始发酵,就被第一本书《终身成长》给打败了(哈哈,我承认面对强大的敌人,我的抵抗力还是很弱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思维中的很多误区,很多事不是我没能力也不是自己努力不够,而是思维在一开始就错了,没有正确的思维怎会引领正确的行动,这本书让我越读越兴奋,恨不得让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看读一下!紧接着《读懂一本书》,说实话这本书确实让我感到很枯燥,但里面的内容却时时刻刻在勾引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为什么我的表达能力不行?因为吝啬输出,害怕输出,因为不愿意总结和思考!同时里面的一句话让我此刻特别认同“所有的问题书中都有答案”
接下来的每一本书都不断的在重新梳理我对事物的认知,我就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从没有那么期待过读书,而此刻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读至少两个小时,以前自己读十分钟就困或者总要中间做点其他事才行,很难静下来,为自己这一小小的改变,感到无比的欢喜。
现在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坚持这么做,还是源于读书营用心的经营比如:每天14点之前打卡,可获得行动力爆棚勋章,文章还可以被评优评最佳,做个人海报,小当家活动,你不知道的我,讲书人大赛等等,因为所有的一切用心,所以,提高了我参与,以及想要表现好的积极性,当然,我还是一个队长,至少得以身作则!
你可能会想,那你脱离这个读书营还不是一样会回到原点。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不会的!只因30天的坚持,就让我掌握了培养新习惯的奥秘,梳理了很多错误的思维观念,懂得了如何与自己与他人相处还学会了讲书和写作,所以,接下来依旧会每天花点时间在书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每一颗种子需要花开的时间都不同,有些花期很长,有些花期很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自己多些鼓励多些认可多些耐心,然后静待花开。读书也是一样,看了群里那么多朋友通过读书点亮生活的例子,我能做的就是坚持读书,然后静静等待!
猫叔说过一句话“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我相信读书可以让你我变得更好!
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的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