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有这样一句话“白嘉轩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前六房女人相继以难产、痨病等离世,父亲白秉德临死前仍不忘交代儿子:“我死后,你把木匠卫家的人赶紧娶回来。”
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像烙印一样刻在中国人的灵魂里。娶妻生子像是每个男人必须完成的使命,而女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男氏家族孕育子嗣,以保证父权对血统纯正的渴求,而这种古代的婚姻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男权文明的象征。
《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欲在其父离世白日后再娶,但母亲却说:“百日也莫要等了,头七过了就办”。母亲看似急于完成丈夫死前未了的心愿,实着不然。作者陈忠实先生这样写道:她一人单是扫屋扫院洗衣拆被做饭都支应不下来,再甭说钫线织布等家务了。这时,娶一个忠实可靠的女人便迫在眉睫了。
婚姻是什么?恩格斯曾说过:“婚姻的本质是保障每一个男人都有自己的奴隶。现代仍有部分独立家庭依然是建立在对妻子公开或隐蔽的奴役基础之上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角正式吹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直到今天,在婚姻这场游戏里,多数女性仍处在弱势一方。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现代女性较之古代妇女实为大幸。身处新时代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值得被公平对待,被他人尊重,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她们是颜宁,在科研的路上奔跑着,为中国的科技贡献一份力;她们是李兰娟,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与死神博弈;她们是叶嘉莹,是蒙曼,用华夏五千年的诗词向世界书写着属于中国的故事。她们坚强、勇敢,无所畏惧。她们,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也请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她们。
现实生活中,不少男性反感女拳主义,女司机,女性消费……他们肆意的诋毁女性以刷取自己的存在感;他们嘲讽女司机,片面而固执的认为女生都是马路杀手。不可否认,部分女性的确不够理智,但这并不能代表全部。请用新的眼光看待她们,请用更有意义的价值观衡量她们,她们存在的意义不再是为了保正男氏家族血统的纯正,她们有自己喜欢的,热爱的,追求的人和事业。喜欢什么样的打扮,选择和谁在共度余生,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是她们的自由,而你我皆无权干涉。如果不爱,那么请你也别伤害。
总之,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不仅是千百年来女性的诉求,也是广同工同酬不仅是千百年来女性的诉求,也是广大男同胞的心愿。作为丈夫,我希望我的妻子在职场上被公平对待;作为父亲,我渴望我的女儿不被重男轻女的思想束缚;作为儿子,我希望我的老母亲不在一生都围在灶前,想带她看看小镇外的风景,感受世界的美好。
所幸,如今出生的孩子们都是幸运的。你们生在祖国昌盛的时代中,成长于父母温柔的臂弯里,保障在法律的安全范围内。我们在这里祝愿她们此生无恙,平凡而幸福的守在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身旁。
喜欢,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