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怪像”

有一种社会怪象是舍不得孩子走更远的路,只想把孩子送到最近的路口。

每每上午上班,拐过红绿灯自西往东通往学校的通路上,不时的有来来往往,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学校为了安排上学的秩序,在通道的外侧安上了护栏,其中从远往近有几个出口进入,孩子可以选择从最远的出口进路,也可以选择离校门最近的出口进路,只要进入护栏内侧,就是安全的,可以直达学校门口。但是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就是离校门口最远的出口几乎没有学生进入,反而在离学校门口最近的1至2个出口处,家长们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都聚集在一起,造成了学校门口道路的拥堵,并且家长在送完孩子进入出口之后,并没有及时往回返,而是还念念不忘,依依不舍,目光一直追随着孩子的脚步,盯着孩子进入门口时,才留恋的开始启动自己的车辆进行转弯回走 。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电动车就堆积在了出口的附近,而原来的车辆并不是没有看到前面已经堵塞了,但是还不能够停下车子放学生下车从稍远的出口进入,哪怕等待一会儿,学生仍然坐在车上等着,家长把车继续向前开过五米,十米,直到最近的出口处才下车,更是造成了这一个道路的堵塞 。

有这么个现象,不得不看出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不舍得孩子多走一步路。如果校门口没有门卫执勤拦截的话,甚至家长都能够把车子开到校门口才让学生下车。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把孩子捧在了手心,冷了怕冻着,热了怕吹着,呵护着,溺爱的,没有让孩子经历过一点的风吹雨打,更没有经历过一点点小小的挫折 。哪怕孩子上学忘记了拿东西,打电话理直气壮的让他父母送来的时候,也没有反思过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孩子自己应该做到的问题?这样一种社会的怪现象,殊不知已经折断了孩子成长的翅膀,让他经不起一次摔跤,经不起一次批评 。温室中的花朵走向社会怎能经得起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拷打?

对待学习,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在逐年降低,养成了被动听讲的习惯。在学校听老师讲,回到家听父母讲,知识的学习就这样被一口一口的喂在了学生的嘴里,胃口好的能够消化,胃口不好的则难以理解消化,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导致题型一旦变化,成绩马上就会下来。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AI时代,更是一个不用动脑子就可以有现成的方式得到答案的时代,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新一代学生,还有主动思考的能力吗?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已经成为现实一个严峻的问题。教育教学也在面临一个新的考验,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不仅失去了自理能力,还助长了骄纵的坏脾气,坏性格,经不起挫折,吃不了学习的苦,更吃不了生活的苦。

新时代的教育家们是否会为孩子指出一条通往学习的光明的道路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