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核心思想:战略不是目标,而是解决问题的

战略的核心是识别挑战,并制定连贯的、聚焦的行动来克服这个挑战。 很多人误以为“愿景”、“目标”或“待办事项清单”就是战略,这是错误的第一部分

鲁梅尔特花了大量篇幅来剖析“坏战略”,因为他认为坏战略普遍存在,且危害巨大。坏战略有四个主要特征:

1. 空洞的浮夸之言:

  · 表现: 使用大量流行词汇(如“协同”、“赋能”、“生态化反”)、宏伟的目标(如“成为行业领导者”)和激励性的口号,但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逻辑。

  · 例子: “我们的战略是通过创新和卓越的客户服务,最大化股东价值。”——这听起来没错,但没有指出任何具体的方向或挑战。

2. 未能直面挑战:

  · 表现: 战略没有识别出并聚焦于企业面临的一个或几个核心挑战。如果不知道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案必然是无效的。

  · 例子: 一家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成本结构过高,但其战略却只谈论开发新市场和品牌建设,避而不谈如何降本增效。

3. 错把目标当战略:

  · 表现: 列出一些目标(如“收入翻番”、“市场份额达到第一”),但没有阐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逻辑。

  · 例子: “我们的战略是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营收增长50%。”——这是一个目标,不是战略。战略需要回答“如何”实现增长。

4. 糟糕的指导方针:

  · 表现: 制定的行动方针是模糊的、相互矛盾的,或者只是照搬行业惯例,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 例子: “我们要兼顾高端和低端市场,同时控制成本和大力创新。”——这种相互冲突的指导方针会让组织无所适从。

第二部分:什么是“好战略”?

好战略不是灵光一现,而是源于深刻的思考和严谨的分析。它包含一个核心逻辑结构,鲁梅尔特称之为 “核心内核”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 调查分析:

  · 内容: 深入诊断现状,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当前形势的关键点是什么?”。这需要你透过表面现象,找到问题的根源。

  · 关键: 找出关键挑战或关键机遇。战略家的任务就是简化复杂性,找到那个最需要解决的支点问题。

  · 工具: 鲁梅尔特强调了“势”的重要性,即识别出那些隐藏在形势中、对你有利的力量和趋势。

2. 指导方针:

  · 内容: 为应对调查分析中诊断出的挑战,制定一个总体的处理方针或应对之道。

  · 关键: 这个方针需要创造优势。它通常是为了应对局势中的某个不利因素,或者利用某个不对称性,通过协调行动来集中力量,化劣势为优势。

  · 例子: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你的指导方针可能不是“正面硬刚”,而是“通过聚焦于一个被忽视的细分市场,提供极致体验,从而建立根据地”。

3. 连贯性活动:

  · 内容: 设计一系列相互协调、相互加强的行动,来落实指导方针。

  · 关键: 协调性与聚焦。这些活动不是孤立的,它们应该像一个交响乐团一样协同工作,将资源集中用于创造最大效果的地方。这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 例子: 宜家的战略:平板包装(降低成本)、顾客自提(降低成本)、大型郊区门店(展示所有产品)、餐厅和儿童乐园(延长停留时间)。所有这些活动都围绕着“提供低价、设计感强的家具”这一指导方针,并且相互强化。

好战略的强大来源

鲁梅尔特还阐述了好战略的一些重要思想来源:

· 发挥杠杆作用: 通过预见、洞察和集中力量,将有限资源用在最能产生效果的地方。

· 制定近似目标: 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先设定一个可实现的、近期的“子目标”,为团队提供清晰的焦点。

· 强化链条环节: 系统就像一条链条,有其最薄弱的环节。好战略会识别并加强这个薄弱环节。

· 运用“势”: 像优秀的军事家一样,善于利用和引导现有的能量和趋势,而不是从零开始创造一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