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成功的刺客要离,刺杀了庆忌却没有进『史记.刺客列传』,而今天我们就要聊聊虽然进了『史记.刺客列传』但却颇受争议的一个人。
他就是太史公笔下『史记.刺客列传』第一位记载的刺客曹沫,功成身退,名垂千载。
关于曹沫的争议首先就来源于名字,如果你度娘搜索会得到“曹沫=曹刿”的结果,而对于这点是一直在争论的地方,因为没有确切的史料表明他们是一个人,同样也没有证据表明不是一个人,为此争论不休,这也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
我更倾向与他们不是一个人,因为两人表现出来的特点差异太大。
曹刿,中学一篇《曹刿论战》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中国可是大大的有名,“一鼓作气”这个成语也是耳熟能详的常用词,长勺之战完美的表现了其政治才能和军师才能。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曹沫,虽然位列『史记.刺客列传』,可他完全是刺客中的另类。
鲁国曹沫是一个力大勇武之人,鲁庄公很欣赏他,就拜他做降将军。
齐国攻打鲁国,曹沫领兵迎敌,结果却三战三败,失去了不少的土地。鲁国没办法只好割地求和,此时的齐国经过管仲的改革,已然国富兵强将要称霸,因此鲁庄公对于常败将军曹沫也没有处罚,还让他继续做将军。
然后鲁庄公与齐桓公就在柯这个地方会盟,也就是签订丧国辱权的条约,具体细节就不说了,后两人在签约的时候曹沫突然冲出来拿匕首挟持住齐桓公,桓公左右的人怕伤到他,站在左右未敢妄动,桓公问他:“你想怎样”?……
最后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掉匕首又重新站在了群臣之中,跟啥事没发生一样……
桓公大怒,要想反悔答应的话。管仲劝阻:“这样不好,君无戏言,不能以小利而失信与诸侯,不然对争霸天下不利,不如给他们”,于是桓公就把占领的土地还给了鲁国。
故事到这就完了,曹沫以其忠诚和勇气,即保全性命又收复失地被传颂至今。
可是这个故事真的是很奇怪啊,且听我慢慢道来。
败军之将是如何堂而皇之带匕首接近齐桓公的?
首先他这个行为是完全违礼的,能成功也完全是基于齐桓公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如果桓公事后反悔请问在场的鲁庄公,曹沫即这些个鲁国大臣哪一个能活?这可是战败协议!
如果为君者无戏言是准则,那曹沫这一闹,鲁庄公的威信何在?君王脸面置于何地?
要知道此时的情况是齐强鲁弱,桓公可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的继续攻打鲁国,为什么签约和谈?根本原因就是打不过,打不过所以才求和。
桓公一怒,大军压境,一战曹沫卒,再战鲁国城破人灭,生灵涂炭,请问这个责任曹沫能能承受吗?
这就如明代王世贞写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样,蔺相如能完璧只有一个原因:“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显然这事也是一样,管仲为齐桓公定下的称霸计划里,其旗号就是“尊王攘夷”,而在这个计划中,鲁国可是诸侯姬姓的强国,同时也是周王室关系最密切的宗亲,所以桓公能忍下这口气,完全因为鲁国是争霸天下必须争取的盟友,不然一直敌对的话,“尊王攘夷”有什么说服力。
如果说曹沫一早就猜透齐桓公性格,看透天下大势,那他也不失为一个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真英雄。
可是你看他自己说的话“齐强鲁弱,而大国侵占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意思很明显,他认为齐国侵占鲁国是恶,所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来以恶制恶,来洗刷他的耻辱,这可能是他行动的原动力,是有勇于不顾生死的一面,但显然这更多的表现出其鲁莽不计后果的一面。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
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在《留侯论》中的这段就完美的形容了曹沫与齐桓公。
曹沫这样的行为,显然无法让人与《曹刿论战》中战略智慧卓绝的形象重合起来。
谈判是战争的延续,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一次威胁就可以达成?典型的匹夫之勇。
曹沫是『史记.刺客列传』中唯一有尊贵身份的人,是将军却归于刺客!而其余此刻都是素衣或者门客,士之流,这是一个另类之处。
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这相当于秀才在辩论中失败了,然后举起拳头趁对方不注意一拳打晕,然后以拳击手的身份流传,这画面……
丢失土地的败军之将,不计后果行刺客之事要挟国君,最后以刺客的身份流传…………
大家觉得曹沫『史记.刺客列传』第一人名副其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