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诗小感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国君治国无能,而曹操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逼迫汉献帝禅让,改国号“魏”。后曹氏家族没落,司马氏崛起,篡魏称帝。古人云:“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可见。”可见,一个靠篡位得来的天下必是不会稳定的。
而陶渊明正是生活在那个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朝政动荡的年代。他也曾想过要报效国家,无奈当时有能之士非忠即奸,四处奔走,投奔无门,一片赤血丹心,却无用武之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于是他说,回去吧,田埂都已枯竭,它们正等待着我的回归。从此,一叶扁舟,一世归隐。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很容易吗?恐怕不是。他何曾不为贫困潦倒的生活而发愁,何曾没有忧心过国家大事,百姓苍生。只是,他更愿意去选择一种不违背自己意愿的生活。“世乱极而归隐”,我想,归隐山林的选择里多多少少有些无奈,可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个有志之士高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