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其实是外公,因为从小一直喊爷爷,喊成习惯了就叫爷爷。

    我的爷爷是33年出生的,爷爷一生经历了动乱、共产风、文革和改革开放新时代,见过大风大浪的爷爷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我的外婆在我记事前就去世了,爷爷一直自己一个人生活。爷爷总是闲不住每天都会很早起床,然后扛着铁锹到庄稼地里去转一转,遇到路上哪有个缺口或者不平坦,爷爷就会用铁锹铲几锹土填一填,村里或生产队里有啥大小事,爷爷也会主动参加,比如修路、栽树、挖塘等等。

    在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并不喜欢爷爷,对爷爷的印象也不好,因为我害怕爷爷那张严肃的脸。小时候我的胆子非常小,早上迟到了不敢去学校,被同学要挟了不敢去学校,鞋子衣服弄湿了同样不敢去学校,不敢去学校也不敢回家,就只能在上学的路上磨蹭或者干脆找个田埂坐下来,等着中午再假装放学了回家,那时候没有手机,固话都没有,也就不用担心老师会和家长核实孩子来没来上学在干什么,然而仅有的几次逃学都遇到了爷爷,爷爷看到我坐在路边,假装非常生气(可能是真的很生气)很严厉的让我立马去上学,并举起铁锹好像要打我的样子,这个举动会让我害怕到腿发抖,然后我就一边哭一边小跑着去学校。因为畏惧所以不喜欢,那个时候对爷爷是没有好感的。

    儿时夏天的夜晚总是五彩斑斓,小伙伴们吃了晚饭会一起抹黑玩捉迷藏,会分工负责去地里偷西瓜、偷花生,会一起躲在柴火堆后面对着路上的行人喊“你是谁?叫什么名字?”,也会躺在凉床上享受着大人手摇蒲扇带来的凉爽,听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仰望着闪亮的星空。当然这个时候最喜欢的还是听爷爷讲的故事,爷爷的故事总是很多,有夜半三更的河边洗衣女,有夜黑风高的墓地偷油鬼,有端坐石磙的白衣无头人....每个故事都能把我们一帮孩子吸引的全神贯注、屏气凝神,然后各自回味、探讨,伴着噩梦还盼望着第二天的新故事。

    等我们长大了,爷爷就不再讲这些自己瞎编的故事了,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要好好念书。我们听了也就敷衍着答应着,也没有真的听进去,但也没有那么反感,毕竟比父母念叨的少多了。初中时候走读,高中比较远需要住校,每周只能周末假期才回来,所以只要到了周末母亲总会想着法子犒劳我们,家里买肉、杀鸡的时候,母亲都会让我们去叫爷爷来吃饭,爷爷会很开心的答应着,然后让我们先回去,说他一会就来(估计是怕我们嫌他走的慢)。在吃饭前或者吃饭的时候爷爷会说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往事,有时说着说着自己就咧着嘴笑起来,嘴角还挂着油。每次爷爷吃完饭还会用筷子去当牙签,剔牙齿里的饭菜。我们就笑话爷爷、嫌弃爷爷这样的不文雅举动,母亲会和我们说人老了就会这样,等她老了也是这样,我们可不能嫌弃她之类的话。其实爷爷还是很讲究的,就算住在土坯房子里,家里永远都收拾的整整齐齐、打扫的干干净净,就算补了补丁的旧衣服,穿在身上也是干净整洁,小手指永远留的长长的指甲,家里烧火备用的木柴都用斧头砍成同样的长短,整齐的沿着走廊一层层码起来。爷爷自己一个人吃饭也不糊弄,每天中午都会煮一点饭,菜大部分都比较素,吃完饭爷爷都会把锅巴炕的橙黄的并分成差不多大小的装在一个大铁桶里,每周日下午爷爷会提着铁桶把一个星期余下来的锅巴给我们带到学校去(那时候我们家真的太穷了,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很多时候吃不饱就用开水泡锅巴就着咸菜吃)。

     再后来我们外出上学、工作、成家,回家的次数少了,不过每次回家看到爷爷还是一副清瘦干净的样子,爷爷知道我们回来了会从他家慢慢走到我家这边来,因为爷爷那时候咳嗽比较厉害身体也大不如前了,爷爷有气管炎主要因为年轻的时候爱抽烟,后来咳嗽厉害才戒了,现在走路总是走一截停下来喘一会。爷爷看到我们就很开心的笑,问问他的身体情况,就说老了不行了。爷爷的耳朵也听不清楚,牙齿也掉了好几个,有时候说起来,他会张开嘴给我们看他仅剩下的几颗黑黑牙齿,牙齿不行爷爷吃水果也只能吃香蕉。我们和他说话,他会侧着耳朵听,没听清的时候会笑一笑,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等我们再大声说一遍,爷爷会哦的一声,然后又说老了不行了,耳朵听不见了。

    再后来哥哥有了小孩,母亲便去县城帮忙带孩子,父亲也在县城就近找了一份工作。自此,除了周末父母偶尔回趟老家外,老家的房子基本上没人住了。我和大姐去看父母或者我们姐妹聚聚的时候都是到县城里的哥哥家去,回老家的机会更加少了,也很少特地回去看爷爷,大姐和哥哥回去过几次。记忆中的爷爷还是十几年前的样子,清瘦、干净、爱管事,看起来比较严肃,笑起来还是很慈祥的。

    前年爷爷病了,二舅回到老家照顾爷爷,母亲偶尔回去看一看,爷爷的几个儿女可能也就二舅最贴心细致,爷爷从生病到走都是二舅在看护照顾。我也想着假期回去看看爷爷,但终究还是因为自己懒惰,总是借着工作忙、孩子小的缘由一直拖着没有回去,总想着回去看爷爷的机会还很多,直到接到妈妈的电话得知爷爷已经去世的消息。当天我还在出差,临时请假赶回老家,看着三舅家满院子的亲戚,恍惚时光回到了小时候,忙着上前打打招呼,说着些生活上的琐事。一院子人三三两两的或站或坐的聚在一起聊天,只有二妹和我说了一些爷爷走之前的情况。爷爷算是寿终正寝,而且生前也没有经历过太多病痛折磨,所以现场的氛围没有那么悲伤,我也没有感受到那么强烈的亲人别离痛处。简单吃过午饭,便要送爷爷的棺椁上灵车前往殡仪馆,上灵车前亲属们需要在冰棺前转一圈瞻仰遗容,当我看着爷爷安静的躺在冰棺中像睡着了一样,髂骨高高的隆起骨瘦如柴,回想爷爷生前的音容相貌,悲伤瞬间袭来,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直面亲人的别离,我外婆去世时我还不记事,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奶奶去世我还小不懂事,小舅去世的时候我都没有看到最后一眼。

     大姐说爷爷的一生很苦,经历了人生中少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的三大不幸。我总觉得爷爷很乐观,能劳动的时候都自己种地种菜,自已做饭,没事的时候喜欢听广播,看到我们孙子辈的总是眯起眼睛笑。每年大年初一我们去拜年的时候爷爷都会从他那褪了色的大木箱子里拿出瓜子和糖来给我们吃,就算我们上班了成家了还是一样。可能爷爷在我们面前是乐观的,有的苦和孤独或许只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吧,也许这就是爷爷为什么喜欢经常坐在门口默默的看着我们听我们说话的缘由吧。

     爷爷的一生都很节俭,八九十年代农村生活普遍比较贫苦的时候自不用说,后来大家生活逐年变好,有时给爷爷买新衣服新鞋子他都会舍不得穿,子孙们给他零花钱他也很少花。但是每件事他都会记得,遇到村里人就很自豪的说,哪个子女给他买衣服、鞋子什么的,哪个孙子孙女孝敬他零花钱。无论东西大与小、贵重与否,爷爷都很满足。

    我们一个生产队总共也就二十几户,算起来都能扯上关系,都是父亲或者母亲的远近亲戚。小时候就怕叫人,因为遇到不同的人可能都要叫二舅或者大伯,那时候总觉得叫了就背叛了亲舅舅和亲伯伯,把亲舅和亲伯变得不那么亲了。亲戚住的近有好也有不好,好的就是遇到啥事喊一声或者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人帮忙,不好就是太近了难免生活中会有矛盾,母亲这边的亲戚除了小姨嫁的远,几个舅舅都住在一个生产队,小时候经常会听到爷爷偏心哪个子女哪个孙子孙女的话,爷爷也不辩驳,继续笑嘻嘻的,我想爷爷心里有数的。

      在送爷爷遗体去殡仪馆的路上,我和母亲聊天,说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九十岁高龄也是弹指一挥间,苦也好乐也罢,都是一晃的事情。所以人还是要生活的自在一点,不被他人所累,不为他人而活。到了殡仪馆后二舅跑前跑后的办理各种手续,半个小时后在家属等待区的电子显示屏上,我看到似乎熟悉又很陌生的名字:卫先荣。想起很久前有个同事问我,你知道你爷爷的名字吗,我认真想了半天才想出来,平时都称呼爷爷,一下问起来真不知道名字叫什么。想一想我都不熟悉爷爷的名字,我的后代肯定都不会知道了,人生在世能关心的也就眼前的两三辈人,自以为来日方长,其实都只是转瞬即逝,且行且珍惜映射到每个人身上的时候,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大姐对我说,不要后悔悲伤,有时间就去爷爷的坟前烧点纸吧。是啊,后悔最没意义的事情。前几天听大姐说小时候抱着我给我水喝的老师也去世了,儿时的小学早已不复存在,村里的老队长也因为疫情在前段时间走了,村里也满眼的凋敝,再也没有儿时的那番景象了。希望我再回去的时候能看到满地的野花。

                                                                                                      ——写于2022年9月2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爷爷,其实是外公,因为从小喊成习惯就叫爷爷。 爷爷是33年出生的,经历了动乱、共产风、文革,见过大风大浪的爷爷...
    凡花似锦阅读 127评论 0 1
  • 袁俊宏 在我的家乡,一提到毡,人们就会联想到爷爷,仿佛爷爷就是毡,毡就是爷爷。 在我的家乡那九条沟里的每一户十八...
    袁俊宏阅读 1,332评论 0 8
  •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一不小心就是后会无期。 ...
    马儿疾跑阅读 2,069评论 0 1
  • 最近突然梦到了爷爷,倏忽之间,他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 爷爷其实是外公,但是他所有的外孙和外孙女都喊他爷爷。小的时候...
    平衡者阅读 672评论 1 4
  • 爷爷离开我们的第十年,每天我都会想他!我初二暑假开始没有几天,爷爷真的离我们而去了,爷爷断气的那时和到火化还...
    LPA1929阅读 667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