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北京场D2:打破“框架”

今天是拨云见日的日子。昨天很多的困惑在今天的课程都一一得到解决。

学员们脸上呈现出了满意和惊讶的笑容。


旧有框架是最大的障碍,总是会抑制我们的能力。尤其是以前读书越多的人,需要改变的也越多。当然,突破后的喜悦也越大。


框架一:里面的我全要

很多学员都想把一本书的全部内容都掌握,深怕遗漏一些知识点。

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本我认为特别好的书,书记里的观点太棒了,值得我反复去读。后来发现这种感觉大部分是错觉。

事实可能是:因为这个领域的书看的太少,所以觉得手里这本特好。如果看过十几本,就会发现这个领域的很多书都有共通点,每本书的那一两个特点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能称为经典并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并不多。


框架二:我不行、我不对

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谦虚,但渐渐变成了自我否定。当别人表扬我们时,大部分人说“没有、没有”,然后再补充一句自己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其实,说“谢谢”更好,也能让潜意识更认可自己的进步。

PR训练很容易对自己怀疑,总是担心做错。因为之前接受的教育是让我们接近那个“标准答案”。事实上,每个人的成长、专业、经历都不同,看同一本书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再正常不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又怎会出现一层不变的“标准答案”。

从此以后,没有“我不行”、“我不对”,只有属于你自己的越来越好。


框架三:练一天就想打比赛

我曾经在跆拳道训练时,一个技术动作从初学到基本掌握需要高准确度的重复500次。500次只算基本掌握,要想应用,需要5000次以上。

世界上最好的教练,也无法让一个初学者只练习1遍就学会一个动作。

相信任何领域都一样,需要正确的大量的练习。

如果让只练习一天功夫的人去参加比赛,结果一定是给别人白送经验值。

PR阅读也是一样,也是一种功夫,需要日积月累。

【我的收获】

每个人都有“天才”的才能。

只是,这份才能可能被过往的经历和习惯封印住了。

要相信他,发现他。


教学相长,师徒共进。今天是师徒日课的第218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23评论 25 708
  • 动作1 引体向上 动作2 俯身哑铃划船 动作3 器械坐姿颈后下拉 动作4 器械坐姿拉背 动作5 俯身杠铃划船 动作...
    肌肉构成阅读 440评论 0 0
  • 文/鸿运 奔向桃李故乡 我们一路歌唱 放飞春天翅膀 今日收获阳光 育树排排行行 个个笑颜绽放 师生情,友谊情啊! ...
    HONGYUNDANGTOU阅读 355评论 2 10
  • 南南和欣欣下了课,还在哭,这架势,
    拾至阅读 1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