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读《思维的囚徒》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我之前也分享过(https://www.jianshu.com/p/5eec9f73c90f),而《思维的囚徒》这本书是对《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延续。

想必读过《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朋友,跟我一样会有这样的体会,这本书非常震撼人心,让你真切的感受到了意义的力量,生命的意义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决定了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决定生死。但是,读完这本书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我想知道更多内容,我要怎么做,我要怎么改善自己的生活。

《思维的囚徒》这本书解决了这个问题。亚历克斯.佩塔克斯和伊莱恩.丹顿两位作者是弗兰克尔思想的践行者,他们深入研究弗兰克尔的理论,提炼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7原则,结合大量的咨询案例和经验,补充了实践案例,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同时,两位作者基于弗兰克尔的理论研究,提出OPA意义准则,也分别讲述了在生活、工作、社会三大场景中,如何应用OPA工具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综合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用“非常7+1”来总结,这也是我要给大家分享的重点。

首先,“7”是指活出生命的意义七原则,精炼地概括了费兰克尔的理论学说:

原则一: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

人类天生就是习惯性生物。我们在寻找可以预见的舒适安逸的生活时,通常会采用常规做法,且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主要依靠后天习得的思考方式去做。在草地上走的人多了,就会开辟出一条新路。实际上,我们大脑中思维路径的形成过程也是如此。由于这些思维模式是自动形成的,这或许会让我们认为,我们无法对这些习惯性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所以,我们会为自己应对生活的态度和做法进行辩解,甘愿受各种力量的束缚,无法发挥自身的潜力。我们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在本能的驱使下看不到创造或者至少是共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的可能性。相反,我们把自己关进了心灵的囚牢,对我们自己的潜力和别人的潜力一概视而不见。事实上,我们变成了自己思维的囚徒。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意义,摆脱现有视角的束缚,找到打开心灵囚牢大门的钥匙。一旦我们真的意识到,我们的确拥有选择态度的自由,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说:“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性是我即将被当场处死,我就不可能在这个集中营度过我的余生。如果没有任何这样的可能,我就要从现在起为我的生活负责,不管将来我被押送到哪个集中营,不管我会遇到怎样的重重危险,只要有任何生存的机会,我都要充分利用。”

这是一种应对态度,是一套帮助他战胜可怕挑战的重要的基本原则或行为准则。他事先做出了负责任的选择,切实承诺坚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态度,所以他自信满满,坚信能够应对困难,在集中营多活一天。

但是,仅有积极的态度还不够,要想成为真正的乐观主义者,还必须做到另外两点:能够预见自己的态度选择带来的后果以及各种应对的可能、采取行动把可能变成现实的热情。

书中的一个例子:汤姆对工作不满意,多次说过要离开公司,但他自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辞职。因为他无法对未来进行大胆设想。他甚至想象不出自己做其他工作是什么样子。但有一天,汤姆的公司决定裁员。与其他人一样,汤姆在公司忠心耿耿地工作了很多年,结果还是被解雇了。汤姆起初并不同意公同的解雇决定,他认为自己的价值既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也没有被充分发挥。不过,他仍然觉得除了接受失业的现实继续生活之外,他别无选择。汤姆最后接受了公司的决定,强迫自己改变了态度。他说:“或许不确定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我的潜力。汤姆被迫迈出了一大步,改变了自己对自由的态度。他对重新获得的自由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对未来的工作产生了各种设想。他现在正在综合考虑那些能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反映他的价值观并且与他的兴趣一致的工作机遇。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公司决定解雇他之后,他才意识到转变态度的必要性,才开始寻找与自己的兴趣契合的更有意义的工作。

“十大积极结果练习”是我们强化和应用“行使自由选择权利”原则最简单但却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首先,你可以假想一种压力很大、情绪很消极、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生活或工作状态。写下这种状态可能会为你带来或已经带来的十个积极结果。把你到的东西都写下来,不用考虑现实或它是否能被社会接受。能过十个更好,写得越多越好。你可以自由地界定什么对你来说是“积极的”结果。写完了积极结果清单之后,认真地看一下,思考如何让这些结果变成现实。这需要你放弃当前闭塞或陈旧的思维方式,摆脱失望或绝望,甚至消除愤怒。不管你的个人境况如何艰难,这个练习都能帮你变得更加乐观。举个例子:假如你今天失业了,你可以列出的积极结果有,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不用再面对上级的压力等等。

这部分内容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积极主动”的内涵是一致的,在外界出现的“刺激”和我们做出的“反应”之间有一段距离,这就是“积极主动”要发挥作用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不受外界条件的制约,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和反应,这就是积极主动。比如:有些人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兴高采烈,阴云密布的时候就无精打采,而积极主动的人则心中自有一片天地,无论天论天气是阴雨绵绵还是晴空万里,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原则二:实现有意义的目标

说起生活的目标,可能大多数人会说是幸福和快乐,比如,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买到期待已久的手表、搬进宽敞的大房子。幸福和快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问题是,它们只是人们的瞬间感受,来去匆匆,且完全取决于具体情景。我们许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感到满足快乐,但这种满足和快乐只是一种感受,我们并不能领会其深层或内在意义。幸福和快乐只是暂时的,它们会随着追求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且受到外部环境事件的制约。

不管我们一生会拥有多少权力和快乐,真正陪我们走完一生的是意义。最重要的是,意义会帮助我们成功摆脱无法逃避的痛苦与磨难。乔恩・卡巴金在他的大作《多舛的生命》中写道,不管我们的健康、幸福和福祉遭遇何种挑战,我们都要与最初的完整自我保持联系。他在书里研究了很多人的生活,正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疾病让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带着宽恕仁爱之心、不仅与别人建立了联系,而且也与自我保持着联系。有些人战胜了病魔,活了下来,有些人则被病痛夺去了生命。尽管他们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挑战,但他们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死关头实践了对意义的承诺,从而加深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但是,体验意义的路径像是迷宫旅行,这种路径一般呈环形曲折盘旋,但没有死胡同。中心就在那里,但我们要走过无数的曲径才能到达。我们从未真正迷路,但却永远无法看清前进的方向。这被作者称为“意义迷宫”

书中提到的例子:汤姆・柴培尔和他的妻子凯特合作创办了缅因州汤姆公司,汤姆・柴培尔研制出了一种名为“净湖”的无磷洗衣液,产品性能和外部包装都做到了绿色环保。接下来,汤姆又推出了一款与众不同的牙膏,对身体没有伤害的纯天然无糖牙膏。因为普通超市没有天然食品和产品专卖区,所以汤姆的产品就只能在保健食品店销售。汤姆・柴培尔把他的“环保和人类健康”的核心理念直接应用到了企业经营之中。尽管汤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又面临公司存在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艰难抉择。公司如何在追逐利润的压力之下坚持他的环保理念呢?他应该让公司追求更大的利润还是要用利润来实现他的个人追求,把公司的成功发展建立在他的个人追求的基础之上?他是否需要改变产品,在牙膏里添加糖精,使产品更容易被主流市场接受呢?

汤姆的意义迷宫需要他做出重要决定,而这些决定涉及道德伦理和他的个人追求。他承诺打造天然产品的最初设想面临着公司发展和利润压力的考验。更为糟糕的是,汤姆感觉自己已经与公司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他开始怀疑,他和妻子亲手创建的公司是否还能体现自己的核心信念和价值观。汤姆从无尘衣、安全土壤和天然牙膏起家,现在他要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开始四处寻找灵感。当汤姆感受到圣公会牧师的召唤时,他决定离开公司去神学院学习。1988年,他申请在哈佛大学神学院开始非全日制学习。三年后,汤姆带着全新的理念又回到公司,开始全心全意带领公司发展。他认为,公司不仅是一个商业实体,更是一个社会道德实体。这种看法更加深刻地反映了汤姆的思想信念,而这种信念加强了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总体来说,他的公司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满足了公司的运营要求,而且还满足了他的精神追求,实现了他的意义意志。汤姆将公司的发展建立在追求意义的目标之上,他让自己的个人生活过得很有意义。简言之这是一种共赢的意义合作关系。

我们在探索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意义迷宫时,总会遇到很多的无奈和挫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时也不一定会一帆风顺地安然度过。探索意义迷官需要我们心甘情愿,真正恪守承诺,沿着自我探索的道路追寻意义。实现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意义意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不懈地追求意义的能力。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建议的那样,我们应该走进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心声,不要被别人所左右。

读到这里,联想起最近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情。我儿子明年上小学,划片的小学比较差,所以幼儿园班里的同学家长们都在想各种办法逃离这个学校。为此,我也跟孩子爸爸谈论起这个问题,是砸锅卖铁换学区房子?还是让娃拼命学习去考海淀两大民办学校?还是接受现实,乖乖去上划片小学?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用“追求有意义的目标”来思考。我一直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身心健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宽广的眼界,能够找到自己,活出自己。可是,如果我换学区房,生活质量自然要下降,各种兴趣班、旅行都会受影响;如果“鸡娃”去准备应试,孩子当然没办法做到全面发展,小小年级就压力巨大。权衡来说,划片的小学虽然在区内排名不高,但《养育男孩》里也讲过,竞争不激烈的学校,成长氛围更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有资源支持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

思路似乎清晰了……坚守本心,不被环境左右,确实是不容易。

原则三: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

我们无法创造意义,意义需要我们去发现。当然,如果不去寻找意义,肯定就发现不了意义。意义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有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赫然出现,显得举足轻重,有时在几乎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进人我们的生活。我们可能会错失发现意义的良机。直到过了数日、数月,甚至数年以后,事实证明曾经看似微不足道的某个瞬间却是改变我们一生的关键时刻。弗兰克尔说:“尽管我们不一定能感觉到意义,可是无论我们去哪儿,意义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到意义的重要性,并关注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大问题,但如果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小问题的答案,这个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些小问题包括: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做?这种关系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工作有何意义?每天,我们的生活都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意义的答案,但是只有当我们慢下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欣赏意义,意义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结果。我们需要亲自发现和了解意义,可是大部分时间我们却在忙于其他事情,无暇分身。

书中讲了米歇尔的例子:米歇尔不久前刚过完五十岁生日,但她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她对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包括退休生活感到害怕。事实上,她很不开心,觉得生活中没有任何可以值得庆祝的事情。米歇尔离过两次婚,是两个X世代孩子的单身母亲。她觉得自己的个人生活不尽如人意,她的工作生活也无法让她感到满意。第二次离婚后,她就一直很难找到十分稳定的工作。有时,她也确实找到了看似不错的工作,但很快就因对工作不满意而辞职不干了。如此反复之后,她感觉自己的就业压力很大。但她认为这和自己无关,辞职完全是由外界原因造成的,例如老板太寒酸、同事很懒、工作职责不清楚、缺乏支持等。所以,她对自己的工作永远不满意,当然也永远想象不到自己能找到有意义的工作。米歇尔整日忙于在工作和家庭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几乎没有时间去寻找自己痛苦的真正根源。所以,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沮丧,她开始学会用各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并养成了这种习惯。她无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不知道自己也是让自己处于窘境的始作俑者之一。由于她忙于抱怨生活对她的不公,所以她实际上已经与生命瞬间的宝贵意义失之交臂。

如果不去主动寻找意义,那么即使我们被意义包围,我们也无法发现意义。书中介绍了一种发现生命瞬间意义的简单方法,即“存在意义挖掘练习”。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处于某种特别具有挑战的情境中,或者你认为它是你个人生活或工作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时刻,就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1.你是如何应对当时的情境或生活的?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2.你当时有何感受?产生了哪些情绪?

3.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技巧?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4.你将如何从经历中成长?你将如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特别是对自己的主要认识应用到个人成长中?

只要你能真实地回答上面四个层面的生存问题,保证你就能开始系统地寻找生命瞬间的意义。如果能更多地关注生命瞬间,我们就能更加接近意义,真正与“自己的核心本质或真实本性达成共鸣”。

原则四:千万不要违心做事

先来看书中作者提到一个案例:当时,我(亚历克斯)在美国一所大学行政管理系当全职教授,负责一个研究生学位课程。作为主管,我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该学科的一个专业协会获得认证。获得认证对业内人士来说就好比提升了知名度,有了竞争优势。而知名度和竞争优势自然会给学校带来一系列好处,比如我的课程的招生人数会增加,招聘老师更容易,研究经费会增加,资源库会得到更新等。

我当时是系里的一名新教师。我认为这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好机会,所以就勇敢地承担起了谋求认证的大任。我开始全力以赴,并向所有人证明,我是一个信守承诺、很有激情的人,并且深信自己很快就会实现目标。事实上,我之前在其他院校也做过同样的认证工作。我自认为,这足以证明,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了如指掌,我的经验会让我再次顺利取得胜利。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阻力无处不在,我越关注,发现阻力越多。我后来了解到,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专业知识事实上成了认证的一个不利条件。我自以为知道该怎么做,知道怎么才能做到最好,所以认为所有同事的做法都是错的。我专注于课程的每个细节,并向自己保证,在整个认证过程中,我能独自纠正和解决所有影响认证的错误和问题。

我当时也是一片好心。我认为事后,我的大部分同事没准儿也会承认这一点。遗憾的是,我过于关注结果,结果却事与愿违,无法完成最终的目标。事实上,我在担任课程负责人期间从未获得认证。当时,我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责备其他任何人,或者至少可以把没有实现目标的大部分责任转嫁给其他人,但是我没有这么做。现在我明白了,我自己的做法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努力让大家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事,结果,同事疏远了我,而我的成功根本离不开同事的支持。后来,我还了解到,由于我坚持自己的“正确”做法,结果让同事在认证过程中贡献甚微,他们没有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招致了他们某种微妙的暗中破坏行为。荒谬的是,我当时竟然不知道,我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越想做好一件事,越努力,发现事情的难度越大,结果似乎离目标越来越远。我们过于重视最后的结果而忽视了追求的真正目标。我们越想成功,成功的希望越渺茫。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是那么幼稚可笑。那时候,刚工作2年,工作表现优秀,升为主管,我当时年级在部门里是最小,我的组里还有一名博士和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员工。班组初步成立,按照公司要求,要设计班组的LOGO、宣言,跟几位同事说了这件事情的安排,有同事还挺积极的,主动提出来他的想法,也主动承担起了设计LOGO的任务。但是,几经催促,这版LOGO终算完成,比较粗糙,也缺乏设计感。我并不满意,所以我自己花了很长时间重新设计了一版LOGO,就直接报了上去。结果,班组LOGO发布的时候,组里的同事发现并不是他之前设计的那版,自然很有意见,进而演变成工作上的冲突和不配合。

我想把事情做好,我想把班组工作做好,但是,没有考虑到同事的感受和人际关系,太关注事情本身,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我们想把事情做好,为此紧张不安,结果却反倒做不好。我们的期望越高,与实际过程越分离,就越难全身心地参与并成功开展项目。弗兰克尔称这种现象为“矛盾意向”。我们的好意实际上办成了坏事,忘记人际关系也是实现成功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就为失败埋下了种子。我们的做法完全与我们的成功意向背道而驰。我们忽视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别人存在的意义以及过程本身的意义。

“矛盾意向”不只是一个概念,而且还是一种技巧。弗兰克尔发展了这种技巧,将其融入了自己的意义疗法体系。早在1939年,弗兰克尔就用这种技巧帮助病人克服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恐惧、焦虑和强迫症行为。例如,他让恐惧症患者在短时间内说出他们真正恐惧的东西,虽然时间很短,但有些患者的恐惧感明显减少了,有些患者的恐惧感甚至完全消失了。

在其中一个病例中,病人是一位簿记员,他极度绝望,自己坦言说绝望到近乎要自杀的程度。多年来他一直患有书写痉挛症,随着病情加重,他感觉有失去工作的危险。前期的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病人当时非常绝望,就向弗兰克尔求助。弗兰克尔建议他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说,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写得清楚明了,而是尽可能写得潦草难以辨认。此外,弗兰克尔还建议他自言自语“现在,我要让人们看看我是一个多么优秀的涂鸦者。”就在他要涂鸦的时候,他却不会涂了。相反,他的字迹竟然非常清楚。在短短的四十八小时内,他就把自己从书写痉挛症中解放了,又成了一个快乐的人,完全能够正常工作了。

用弗兰克尔的话来说,“这个技巧如果使用得当,能让病人改变态度,用矛盾意向取代恐惧,从而消除焦虑”。“他并没有让病人同恐惧做斗争。相反,他还鼓励病人接受恐惧,甚至夸大恐惧。病人不用抵制恐惧就抑制了情境焦虑。因此,焦虑不断给我们带来各种病症,矛盾意向却在不断扼杀它们。

意义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意义就在我们的工作中,意义也在我们寻找意义的过程中。和生活中一样,在职场,我们也必须重视周围的人,重视我们经历的整个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更多的意义,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么我们都会有更大的满足感。坚守初心和目标,不违心做事,我们能找到更深层的意义。

原则五:从远处审视自己

弗兰克尔在《医生和灵魂》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的实例。伦敦一家报纸曾经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失业求职。大脑聪慧的我愿意为您免费服务,但您必须提供足够的薪水让我先解决我的生存需要。”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他的著作里转引了这则广告并不是说失业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正相反,他想强调的是,失业是一个“悲剧”,因为工作是大部分人的唯一经济来源。这则广告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失业者都会因为失业而感到内心空虚,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有些人或许没有有报酬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说,生活本身对他们就毫无意义。我们对任何处境的态度,包括对失业和其他重大生活挑战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是否愿意和是否能够有效应对挑战。登广告的这个人能使自己与问题之间保持距离,所以能非常幽默地看待自己的艰难处境。他还能从远处审视自己,在困境中寻找意义,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挽救局面。基至广告的措辞也反映了他的幽默感和与生俱来的独特的人性,他能以超然的方式看自己,并超越困境。

弗兰克尔认为,幽默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性特征。幽默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分离,特别是当我们和自己开玩笑时。从远处来审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中找到幽默和意义。幽默和欢笑是想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人类的这种自嘲能力能缓解每一个紧张严肃的工作氛围。

不管我们的工作多么有意义,工作的意义都来自我们的价值,来自我们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职业和工作只是我们意义的一部分,代表了我们想为家庭、为自己、为社会和为世界有所作为的美好愿望。但是它们除了说明我们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之外,却不能告诉我们,我们是谁。如果从远处来审视自己,我们就知道生活不仅仅是工作、任务和职业,还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过有意义的生活。而只有通过自我分离,我们才能吸取这个重要的教训。自我分离是应对各种压力环境的有效工具,包括不避免的困境和苦难。它的终极价值在于,有无限潜力,可以赋予生活真实完整的意义。

弗兰克尔在被关押在集中营期间经常使用自我分离技巧。他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观察者,而不是囚犯,所以才坚持了下来。有一次,他在一个会议上向听众讲述了自己如何使用自我分离幸存下来的经历。下面是他的一部分讲述:

我反复尝试暴露自己的痛苦,以此与痛苦保持距离。记得有一天早上,我从集中营往工地走,饥寒交迫。我的脚被冻烂了,由于营养不良,它们已经肿得不成样子,它们被塞到鞋子里,让我走起路来疼痛难忍。我感觉前途渺茫,绝望之极。然后我就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宽敞明亮、漂亮温暖的大厅的讲台前,正准备给兴致勃勃的观众做一个题目为“集中营的心理治疗经历”(这是他后来在大会上使用的真实题目)的讲座。我在假想的讲座中讲述的正是我现在所经历的事情。女士们,先生们,请相信我,当时我不敢奢望,有一天我还能有幸真的做这样的讲座。

要像维克多·弗兰克尔那样,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勾画自己的生活蓝图,这直接有助于练习和阐述自我分离原则。经验证明,这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自己之外的一个角色中(就像演员那样)来培养自我分离能力。

自我分离就感觉是在脑子里给自己拍电影,我很喜欢用这个方法。每天早上在去地铁的路上,路过河边小公园,我就会给自己拍一段。走在树丛、花丛中,闻着清香,晒着阳光,听着音乐,是多么享受的一段时光呀,满满的幸福感能给一天的工作带来好心情。再有,我在公司准备了一张折叠躺椅,中午休息的时间,我靠在躺椅上,想象着自己正在大海边度假,工作中再多的压力也可以适当缓解。

原则六:改变你的关注焦点

安迪曾是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高管,管理着几个州的软件程序开发团队,公司在海外还有办公室。他的年收入超过十三万美元,享受的福利待遇很不错。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过去式。与很多其他白领一样,他被解雇了,而且一时找不到能够提供相同或类似职位、薪水和福利待遇的工作。绝望中,为了生存,他只得勉强干一些收入不高的工作。安迪说:“没错,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生活。现在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失业后,我先在一家百货商店卖珠宝首饰,后来在一家滑雪场当收银员,一小时挣八美元。现在,我从事的是高尔夫球具销售工作。”

然而,安迪可不仅仅是职场上的一个幸存者。他非常理解其他失业白领的心情,但他认为自己与他们处境不同,所以,他没有像其他失业者那样把工作当成救命稻草。你瞧,安迪并没有被挫折吓倒,也没有为金钱而担忧,没有丢脸或尴尬的感受。事实上,安迪感觉自己不仅没有倒退,反而是在进步。他酷爱高尔夫,现在干的工作正好和他的爱好有关。一开始,他在当地一家高尔夫球场用品专卖店帮忙,现在在一家小型体育用品店卖高尔夫球具。正是在现在的工作中安迪发现了更为积极的一面。“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工作简单多了,没有什么挑战性,但我学会了谦逊”。他说,“我看见前来打球的人高度紧张。他们有时来晚了会错过开球时间,就请我帮忙。我很喜欢和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会使我想起我以前的生活状态。”

从被解雇以后,安迪学到了很多东西。失业本来会让人感到绝望和内心空虚,可他却能从不幸中看到希望。他把注意力转向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上,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更深刻的个人意义。比如,他不用再坐飞机在国内和国外到处飞,他很高兴有更多时间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如果我们痴迷于思考,对负面消极的东西念念不忘,思考对我们就有害无益了。面对生活中的冲突或困难,如果我们耗费时间和精力生气反抗,受困其中,成了自己思维的囚徒。我们的能量停止了自由流动,已经开始对我们的健康,也就是我们的精神、思维以及身体造成重要的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选择继续生气和反抗,或者选择放弃。如果选择放弃、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或其他人身上,开始慢慢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我们可以选择把消极的思想和被动局面向积极主动转变。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重新成为自己思想情感的主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最终消除我们生活中的紧张和冲突。如果转变注意力,我们就会对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我们会开始从人的视角来看问题。请记住,对每一个问题,总有三个以上的不同观察视角。减反省法鼓励我们去获取新的发现,使我们最终能放弃旧的观点、看法和行为模式。通过以意义为中心的探索过程,我们可以冲破条件的束缚,逐渐成熟,从而做出新的承诺。弗兰克尔说,减反省法可以帮助我们忽略那些生活和工作中本就应该被忽略的东西。减反省法(de-reflection)是指采用转移注意力、自我松弛、自我超脱等方法,治疗那些因对自己的追求目标、问题或疾病过分注意或过分敏感而导致心理不适应的人,使其逐步恢复适应状态。

发挥想象力也能帮助我们把注意力从一些潜在的消极事情上转移开。比如,弗兰克尔被关在集中营期间也利用各种幻想和绝望做斗争,他想象着自己与妻子一道拜访母亲的情景。爬山是他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所以他还想象着自己又一次爬山的情景。他想象着各种人生乐事,比如洗个热水澡,参加更多公共活动,在一个座无虚席的视堂做演讲。他说,正是他的高远志向帮助他摆脱了最后的绝望。对于囚犯来说,食物通常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送他们走上精神探索之路。他们会反复想象出狱后最想吃的一顿美味佳肴,他们似乎能看到、摸到、尝到美味,甚至能闻到它诱人的香味。他们就是凭借着这种想象熬过了多年绝望的囚徒生活。正是对美味佳肴的幻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意义。

原则七:要敢于超越自己

弗兰克尔认为,超越自我的能力是人类另外一种独特品质。自我超越概念在意义疗法中也有所提及,它的确是人性的本质。换句话说,从根本上来说,人性就意味着关注自身之外的其他东西,并与之建立联系。弗兰克尔意识到自我超越过于抽象,于是就用人眼做了一个类比。

在某种程度上,你的眼睛也有自我超越能力。请注意:眼睛之所以能感知周围世界,就是因为它看不到自己,眼睛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到自己。当我的眼睛感知到某种与自己相似的东西,比如,看见了一束光的周围有绚丽多彩的光环,它就感知到自己患有青光眼。当看见了模糊图像,就能感知自己患有了白内障。但是健康正常的眼晴是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这种观察能力被破坏的程度与眼睛感知自身的程度有关。

我们与健康正常的眼睛一样,也有体验自我超越的潜力。然而,人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我们的选择。从弗兰克尔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了解到,我们都有机会把这种潜力变成现实,我们可以选择关注自我,某种程度上,也就是选择自私自利,或者我们可以走出自我,去服务别人。不管选择哪种做法,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但弗兰克尔坚信,只有超越自我,我们才能体会到终极意义。

超越自我,最大的挑战是学会宽恕别人。在这一方面维克多·弗兰克尔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不仅宽恕了纳粹看守,甚至还很同情他们。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弗兰克尔讲到了一名党卫军军官,也就是他最后被释放时那个集中营的负责人。弗兰克尔被释放之后才了解到,那个军官“曾偷偷地拿出自己的大量积蓄到附近村子的药店为集中营的囚徒购买药品”。而且,弗兰克尔并不同意“集体负罪”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所有德国人,包括德国人的后代,都要为他们的同胞在大屠杀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负责。弗兰克尔不遗余力地公开反对“集体负罪”概念,不过他的做法在战后初期并不被人们所理解。

有些人能够走出自我,为了他人生活和工作。他们这么做或许是因为本性使然,或许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有幸遇到了良师益友。例如,他们的父母、老师和老板能够以身作则,引导他们。他们给予他人帮助的本性常常和个人经历有关。可能他们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能够体会孤儿的疾苦,所以后来才收养小孩。或许他们很富有,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只是希望回馈社会,才加入了和平志愿者团体。或许他们已经达到事业的顶峰,开始寻找工作的深层意义,所以就在低报酬的非营利机构开始为他人服务。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为他人工作的人,他们的行为真的是出平我们的意料。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无名英雄。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或许还回答不上来。但我猜,他们肯定都会说“这么做感觉很好”。无私奉献的感觉真好,它满足了我们内心渴望超越自我的需要,让我们在满足别人需要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了生命的深层意义。

在寻找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可做的事情有大有小。当我们超越了自己,不管对他人是无私奉献、宽恕体贴,还是慷慨相助和宽容理解,我们都会进入意义的精神境界。超越自我、无私奉献,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这个众所周知的真理是所有宗教传统的意义核心。它是一个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我们真的对它有所体会,我们就抓住了意义的核心。

以上内容,是两位作者在研究弗兰克尔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活出生命意义的7项原则,既有理论观点,又有方法,能够让大众更好的实践“意义疗法”,改善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作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咨询项目经验,继续对7项原则进行综合、简化和拓展,形成了一个新的范式,即OPA意义准则,这也是我要分享的“非常7+1”中的1。OPA意义准则是生活工作的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如何进一步追寻意义。

O: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P:对从事的工作有崇高的目标

A: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


O: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我们可以把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交流看成村落的一部分,以此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比喻,用“村子”这个概念来定义和描述许多不同的人群,可以用它来指代几个家庭成员,也可以指代一个社区、组织、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所有的人。构成村子的并不是群体人数的多少,而是彼此共享的协作能量,把选择定居这个村子的人团结起来的能量。意义危机产生的部分原因是缺乏与别人真实有效的联系。我们把自己孤立起来,并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村子的存亡,从实体意义和形而上学两方面来说,都取决于所有居住在村子里的人的集体力量。是选择积极地与村子建立联系,还是选择退出,所有的行动都会积极或者消极地影响村子的状态。

P:对从事的工作有崇高的目标

请注意“目的”和“意义”并不是一回事。“意义”与“目的”的不同之处在于,意义本身不是终点,因为当我们发现意义时,或者至少在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意义的时候,意义并没有停止不前。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认为的那样,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存在。即使有些人无法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没有意义可言。正相反,所有人的人生都有意义。

作为OPA意义准则三要素之一,目标旨在帮助你寻找你的身份,理解你的核心本质。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天性、品质或属性。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去发现并拥抱自己的核心本质。我们经常感觉沮丧和孤独,就表明我们的生活不符合自己的核心本质,没有发挥自已的最大潜能。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只有与自己的核心本质相联系,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成就感。

A: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

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是OPA意义准则的第三大要素。它要求我们以坚忍不拔和欣赏感激的态度拥抱生活的全部,包括成功和失败,欢喜和优愁,美好的时光和痛苦的时光。没有这样的态度,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

意义是能量和燃料,能促使人类在个人生活和工作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我们的意义“油量表”,以确保油箱不会变空。我们与汽车一样,是不能空腹前进的。我们不要老是处于无动于衷、乏味无聊、愤世嫉俗、事不关己、悲观失望或束缚压抑的状态。我们必须努力在生活中寻找意义,保持油量表满格,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能量有效面对生活的挑战,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生活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生活是一种选择,把意义作为你的生活核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