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就是多承担一些

有时候会迷茫,到底要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参加集体的活动?

这样分几种情况:

一、你感兴趣的

二、能认识一些人的可以畅所欲言的

我现在有一些习惯了独处,所以多参加一些活动对我来说是好的,走出自己的思维视角!多干一点活也是好的!多说一些话,

虽然,古语有“言多必失!”但有时我还没有掌握能说和不能说之间的分寸感,必须去实践,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活,看看可不可以~自己心中的人想法可不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输出~达到的效果会更好!慢慢积累语言,用文字记录,以后当我的女儿们遇到类似问题,可以看看她妈妈的心路历程,或是赞同,或是反驳都好~

好好说话,真的是每一个人必修的学问!因为我们所有的沟通全部依靠语言!语言是思维和观念的体现,是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强大的武器!

我们现在如果不是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我们就需要和这个世界打招呼,我们需要领导和被领导中生存,拥有品行是第一位,语言则是品行最真实的表露,善良的人应该说不出什么愚蠢的话,因为她会站在对方的角度!

所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真的很重要,把索取变成付出未尝不是一种快乐,未尝不从中有所收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一要探索事物不断明白道理,心才会诚恳,诚恳后才会心正,心正才能修身,修身之后家庭才会治理好,治理好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后让天下太平!

古人中,更加尊重一个人的生长规律,探索事物知道道理,然后才能从内心开始,并不是一味的舍身取义, 先国家再家庭!

古代的观点经过历史的检验,更符合人性的需求,没有现在的人过多修饰和宣传!

朱熹、王阳明、曾国藩都是从心出发的~卡哇伊把他们的著作多读几遍,很多地方可以解忧可以道破天机!

中国的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和历史,从中每一位都走过,走过前人的积累。但不变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中国古典中很多的西方所谓的心理学和哲学!

所以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很多精华,因为里面有人性、有战争!一个普通人,应该读国学修身养性平天下~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不要跨步,看看自己究竟可以驶向何方,看看自己的思想是不是经得起考验~

因为未知而精彩,因为投入而有趣!

向内探索自己的心,对于外物变成囊中取物的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有这样的一段小视频刷爆了我的朋友圈,一开始我并没太在意,只当自己是个路人经过而已,直到我妈也受到了这...
    万物至理阅读 3,677评论 3 3
  • 我与简书的渊源,开始于2015年下半年,那时我刚上大一。不觉间已经快两年了。 最喜欢简书的红学专题,那时简书是把红...
    杞人云空阅读 2,593评论 0 1
  • 从素颜到浓妆 是一双巧手的杰作 从稚嫩到蜡黄 是一张脸 饱经腐蚀的历程 所有的变化 似乎都从出嫁那天开始 仿若那天...
    沁蘭阅读 2,750评论 2 7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