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素问 藏气法时论
首先讲了五脏之苦。心苦缓,心有病,苦于缓,涣散,急食酸以收之,如五味子等,肝苦急,肝病,筋脉拘急,不舒,急食甘以缓之,如甘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如苍术、白术等;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如黄芩;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的阳气不能发挥蒸化的作用,导致津液不足而燥,阳气不能宣发,导致津液不足,很可能体内还有留水,吃辛味药鼓舞阳气,如附子、肉桂等,鼓舞肾阳,阳气蒸化,津液得生,如真武汤温肾阳。
下面讲了五脏之气,法时,取法于时,效法于时,和四时之气相应,五行生克预测病情及五脏所欲。
原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上而下大--软),急食咸以(上而下大--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皇帝问:五脏希望什么,要求什么?用五行生克来推测疾病的发展情况或预后。合就是结合,也可为验,结合人体的形体以及四时五行而诊治疾病。或者说,验证人的形体和四时五行相合的关系进行研究,什么情况是从,什么情况是顺、正常、好?逆、坏、危险、严重?顺是得,逆是失,我想听听这个问题?
岐伯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每一行有它自己旺盛的时候,衰弱的时候,就时间说,五行之气有盛有衰,更迭变化,在所主之时就贵,在它克制之气主时的时候就贱。平旦,早晨木气旺,木气就贵,下午3-4点钟,金气盛,金气就贵,但肝气受克制,木气受克制,肝气就衰、就贱。所以五行之气,在一年,在四季,在每一天都有更贵、更贱,这样周期性变化,懂了这个规律,就可知生死,判断疾病发展情况。以决成败,分析疾病痊愈和加重,要先定五脏之气是盛是衰,何时盛何时衰,是属哪一行,这样的话,可定五脏之气,知何时轻微何时加重,要是生的话,何时痊愈,死的话,何时死亡。比方说,病的盛衰过程,某一脏之病,按时间算的话,到它所生的这个时间应该痊愈,如肝属木,按四季属春,所生,木生火,夏天,所以肝病在夏天痊愈。到达它所不胜的这个时辰,肝属木,它所不胜的是金,金克木,按四季是秋,秋属金,所以肝病秋天加重。至于所生,是生我者,什么生肝,是水生木,所以肝木到冬天应相持,维持现状。到春天,是本之位,肝之位,疾病有起色。肝病,肝属木,夏属火,木生火,所以至其所生而愈,所以愈于夏,夏天不愈,甚于秋,至其所不胜而甚,秋属金,秋天严重,金克木,秋天不死亡,冬天维持现状,至于所生而持,水生木。到春天有起色,自得其位而起,也有病复发的意思,木郁之病春天也容易发作。禁当风,木气通于风,风木之气通于肝,受风邪,易侵犯肝脏。按一天12时辰算,丙丁属火,肝病愈在丙丁,庚辛是金,壬癸是水,持于壬癸,甲乙日就是木之气,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木,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天干,换为五行。这是十干日。在一天中,平旦是清晨,清晨属木,申时是下午3-5时,日晡是申时,属金气盛,肝病重,金克木,夜半属水,所以静。肝欲散,本性条达,如不能条达而抑郁,它希望条达散,急食辛以散之,适其本性为补,辛味药补之。反其性为泻,酸敛之,就是泻。同一方中,补中有泻,泻中有补,逍遥散就是这样,用辛补肝,薄荷、生姜散,用芍药敛一下。
病在心,规律同上,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心主夏,主火,愈在长夏,长夏属土,火生土,长夏时心病应缓解或痊愈,如长夏病没好,冬天加重,冬天属水之气,心是火之脏,水克火,冬不死,春天相持,春属木,木生火,这是至于所生,生己者。到夏天,心气应旺盛了,起于夏,有起色。对于起,都有再发的意思。心病易火亢,不能再吃热食、及热性食物,热衣也助长心火之亢,当然这里指心火亢盛的病,不是心阳衰弱的病。按十天日算(五行日),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心病属火,愈在戊己,到属土的那天,火生土,痊愈。戊己不愈,到壬癸水日,水克火加重,壬癸不死,持于甲乙日,木生火,相持,起于丙丁,有起色。心属火脏,日中其气旺,阳气最旺,心是阳中之太阳,所以日中慧,夜半子时,属水,水气盛克火,心病加重,平旦属木之气,春生之气,太阳快出来了,至生己之脏,所以病平静。心火亢盛而急,所以欲软,咸味属水之味,水克火,制约心火之亢,急食咸以软之急,泻心火,所以用咸味叫补,甘和咸相对,是土之味,土克水,咸补肝就是泻,适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
脾属土,在秋天是己生之时,土生金,秋天是金气,至其所生而愈,所以秋时脾病减轻或痊愈,春属木之气,脾属土之脏,木克土,春加重,春不死,维持于长夏,火生土。脾有病,运化无力,不适合吃得过饱,或食太温热的食物,不适合穿湿衣服或环境潮湿,脾恶湿。庚辛是金日,土生金,脾病愈,不愈到甲乙日加重,木克土,甲乙不死,维持于丙丁,火生土,生己之日,到戊己土日,有起色,脾气当旺。日昳是12时辰中未时(下午1-3时),属土气,与脾土之气相应,所以脾病愈在此时。日出平旦时,为木气时,卯时,木克土,脾病加重,下晡傍晚申时属金,土生金,己所生之时,病情平静。实际从上下文来看,应是日中静,火生土。脾也急而不舒缓,如欲缓,食甘的药以缓和,如小建中汤用饴糖,若是火之味,火不可能和土之味相克,是因苦就燥,所以用苦泻之。本来脾苦急了,欲缓了,用甘缓,那么苦再燥的话,就更不能缓了,所以用苦泻之,甘补之,所以要记住,不是脾病都要燥之,燥湿,不是都脾阳不足,也有阴不足。
肺病也同上,有五行相克相生之理,肺病禁寒饮食,寒衣,寒食入胃,寒气可影响到肺,因为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行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衣服寒,皮毛之邪影响到相合之脏,使肺病加重,如着凉咳嗽。肺病,愈在壬癸,加于丙丁,持于戊己,起于庚辛,同上理。下晡申时和酉时,属金,在当令之时平静,有起色,日中属火,火克金,日中甚,夜半属水,夜半静,是肺所生之时,同理与其他脏的论述相比,这里应为日昳静(下午3点左右),脾土的时间,至于所生而持。肺欲收,肺气耗散了,欲收,食酸以收,所以叫补,辛是散,就是泻,当酸收时不妨也辛散一下,宣发肺气,但量要少,单阴无阳,单阳无阴都不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小青龙汤,五味子、芍药都是酸收,用一点细辛散。
肾病,春愈,甚于长夏,持于秋,起于冬,禁吃烤的东西,炸的东西,肾是水脏,用燥烈,热的东西易伤肾精,衣服烤热穿也不好,上火的衣服也不好。肾病愈在甲乙,甚于戊己,持于庚辛,起于壬癸,夜半属水,和肾脏相应,肾气旺于子时,病清浅或好转,把一天分成四季,最后的时辰是四季,属土所旺之时,下晡静,傍晚申酉时,金之时,生己者,至于所生,金生水,病情平静,肾欲坚是说肾不能藏精了,需要坚,不要再流失,用苦味来坚,苦坚阴,如知母、黄柏,加盐炒一炒,咸入肾,治疗遗精、滑精,所以苦是补。咸是水之味,克火,所以咸是泻。
以胜,就是相克之,加就是叠加,邪气侵入人体传变过程有以胜相加的特点,大体规律是,到它所生的那个时间病痊愈,至其被克的那个时间加重,至生己的那个时间相持,至其本位有起色,即自己当令时有起色。这些推论何时可用?首先要明确,五脏的脉象是什么?概括说,肝弦、心洪、肺毛、冬石(沉实),脾代。春脉如弦,夏脉如钩,就是洪,秋毛就是浮,冬天沉,代就是缓。还要知道,正常的,这些脉象都还要带有缓和之气,冲和之气,这叫有胃气,这才是正常的,如果脉象上没有胃气了,说明病势严重,这叫真脏脉,这是才可言间甚之时,什么时加重和减轻,死亡之期。即先知经脉,后知病脉,见到真脏脉,这时才可按照这个规律推论,这个道理还可指导治疗。这一段讲的疾病其所欲、其所生、其所持、其所死,疾病预后,由季节算、天算、时段推算,是按五行生克考虑的,还有其它方式推论,这种推论要在特殊方式下使用,但规律不绝对,不要机械套用。
理论阐释:1、按五行归类,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春夏长夏,秋冬。时日:甲乙木,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水。时间段:平旦寅卯,日中巳午,申酉下晡金,夜半亥子属水,但辰戊丑未是在四季之中间,是属土,叫四季,这一理论来源于脾不主时而既旺于四季之末。如寅卯辰相当于春天,辰为四季之末,属土气。已午未属火,夏天,但又属土气,申酉戊、亥子丑是一样的,这是一天中的四季对应关系。2、五脏病愈,甚、持、起时间的预测,如张仲景六经病的欲解时是一样的。太阳之气最旺时与太阳经气相符合,这时就愈。但不能机械套用。疾病还有一个大致规律,平旦慧,白天安静,晚上加重,半夜严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五脏苦欲补泻的指导意义:五脏各有其性,肝苦急而欲散,心苦缓而愈软,脾苦湿而欲缓,而药物的五味则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作用,可用其性味纠正脏气之偏,利用药物阴阳五味之偏纠正人体阴阳脏气之偏。苦是恶的意思,肝苦急欲散,即恶酸喜辛,所以以酸泻之,以辛补之,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所喜即名为补,这是适其性和反其性的补和泻,肝苦急,食甘缓—甘草;心苦缓,酸收—五味子;脾苦湿,苦燥—白术;肺苦气上逆,苦泻—黄芩;肾苦燥,辛润—知母、黄柏;肝欲散,辛散—川芎。逍遥散用生姜、薄荷,以辛补之—细辛;酸泻之—芍药。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之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能医。叶天士病例:甘缓之药治肝:甘草、玉竹、麦冬、石斛、甘蔗、小麦,治疗吐血、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