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作者借此乐府曲调,填之以申己意,表达其怀才不遇之感,令人印象深刻。私以为此句的伟大之处绝不止于李白个人的仕途不顺之慨,透过此句,仿佛穿越千年,在眼前绽放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一个个圣哲之士,一朵朵寂寞之花。
说到春秋时期名气最大的哲人,你会想到谁呢?没错,当然是有万世师表之称的孔夫子了。在大多数学生眼中,他大概都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的吧:生于圩顶,自学成才,六艺精通。虽说是丑了点,可那坐拥几千弟子的威风便足以让人心生敬意。可谁又明白他内心的苦楚呢?54岁离开家乡鲁国,历时14载,途经7个诸侯国,68岁时才独自回到故乡。这便是那所谓威风凛凛的周游列国了吧。可他终究是失败了,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他们敬他,可又有谁肯真的用他呢?于是这位心灰意冷的老人,只好妄图立言以达不朽,醉心于六经编订之中。可天不随人愿啊,本想做个不知老之将至之人,安度晚年,偏偏要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噩耗传来:颜回死了,死于贫困,仲由死了,被人削为肉泥,他还有什么可盼的呢?于是在子贡前来探望之际,他再也无法掩饰心中的孤独与凄苦,低低地吟了首绝命歌:“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郁郁而去。从这三个叹句,孔子的寂寞便可见一斑了。
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当然也不会有两个同样的哲人。荀子,便是如此,虽然和孔子出自同一学派,却也当真是儒学的另类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他提出的性恶论了,这与孟轲的性善论格格不入。在荀子眼里,臣道便是:“区分贵贱上下,以礼治民,自己只需做到上事君,下爱民即可。”这便不难看出荀子思想的本质了,那便是事君。再来看看他对于性“恶”的定义吧:“今人之性,生而好利,饥而欲饱,劳而欲休……”这些都是不行的。可仔细想想,这都是人正当的欲求啊,也难怪人家对他的性恶论进行抨击了。可讲究“事上”的他遭遇又如何呢?同样是不得志的,这便是他的可悲之处了。秦昭王不用他,他跑去齐国,却也没有谋得个一官半职,他跑去楚国,得到春申君的赏识,也不过为一个小小的县令罢了。但这又能怪谁呢?也只能怪生不逢时了。于是《尧问》这样记载:“孙卿迫于乱世,迫于严刑,上无贤主,下遇暴秦……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由此,荀子的寂寞便体现在“徒有身后名”了。
然而,诸子百家中最吸引我的却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初看时,总觉得匪夷所思。老子难道要开时代的倒车吗?当然不是,所谓“超前的思想家发现现实所缺,恋后的思想家发现现世所失。”由此,便不难理解老子的思想了,他当真是要来一场复古运动吗?不是的,我想他的无为而治更多的是对现世的反思,正是因为世道太乱了,所以他才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于是,我们便常常看他穿梭于人群之中,毫不留情地批判着这无理无情的世道,言行举止,仿佛要把这社会扯开了,撕裂来给旁人看,可谁又看到,人都散场时,他不忍离去,弯下身子,去抚摸着这乱世的碎片,眼中竟含着泪花?由此可见,老子也是寂寞的,他想改变这乱套的一切,却显得那么无能为力。只好舍弃世俗,长歌当哭。我想,老子是一个矛盾的人,但也就是这样矛盾的性格,却开出了美丽的寂寞之花,让今天的我们有幸驻足观赏。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百家争鸣的盛世已掩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回首,孔子的仁爱精神,荀子的现实老成,老子的庸人自扰,孟轲的锋芒毕露,庄子的放纵逍遥仍历历在目。他们是好样的,在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顶住压力,也要唱出时代的最强音。但同时,他们也是寂寞的,或生不被用,或求而不得,或孤独终老……此间种种,皆不可名状。
而今,生前已过,愿其万世风骨,赢得身后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