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绵绵的细雨让肥东这座小城充满诗意。早上起床,一走出宾馆的大门,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这种气息是小城雨后独有的,清凉中夹杂着温润、单纯而美好。淡淡的阳光让清新的味道中多了些许温情。
有人说生命是一场向美而生的旅程,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今天我有幸聆听了杭州“最美教师”郑英的讲座,感受到了一个内心丰盈的人,让我心生向往。郑英老师是一个由内而外散发迷人气质的最美教师。她的身上洋溢着优雅与知性,灵气与智慧。
郑英老师将美渗透进了整个教育生活中,她将生活变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并享受其中。她把每一天都过成珍藏版。她说“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最美的教育在于师生同在辽阔的沃野里自由地成长,相互倾慕,彼此成全,这样的画面盈满动感、浪漫和温情,这才是教育视界的大美。”
追慕美好的教育。老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当我们把自己打扮得得体美丽时,我们的内心是充满自信和力量的。或许我们觉得人不是靠外表来定义的,但事实上,当我们将自己打理的得体而且富有品味时,不只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连自己也会更爱自己了。美能唤起一个人更大的自信,透射出积极、阳光的质感,同时也往往是积极、阳光、自信心态的一种投射,让人觉得悦目又赏心。美,始于内在的光华。除了外在的美,我们更应当注重提升精神颜值。阅读就是最好的提升美的方法,让自己散发着书卷气,读有质感的书。正所谓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虽然容颜可以减损,但是我们的内心丰盈。
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致力于培育出一个个有趣、有品、有情的人。郑英老师的美不仅仅在外,更在于她的思想境界,在于她作为老师,人妻,随处可见的小智慧里。办公桌、教室讲台上、家里,每周都换一束鲜花,点缀了一片空间,精致生活。用全班同学的名字编写成一篇妙趣横生的记叙文。去香港学习,特意去香港大学买了一大叠明信片,寄给每一个孩子,恰逢“十一”和中秋,还特意在每一张上面画了月饼。带着仪式感过好每个节日,端午节,为每个孩子精心挑选了香袋,元旦,购置一棵心愿树,让孩子们在大红的枫叶形心愿卡上诉说自己的愿望,给新年的自己做一个美丽的期许。“六一”成长仪式上,穿上班服,和孩子们一起留影。班级环境的布置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美的魅力,每月开展一期百家讲堂,教育与生活完美结合。走入八卦田,带学生一起观察24节气时节变化和生命节奏.......把教育生活过得生动有趣,不是矫情,而是深情。有趣的细节无处不在,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点点滴滴,透露的不仅是教师的智慧,更是对教育深沉的爱!学习的路上有时觉得自己就像在照镜子,回头望望自己,每天也在忙忙碌碌,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事情一件件地做着,但是跟郑英老师比起来还相差悬远。名师为什么成为名师?我想是因为她们对待每一件事情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她把每一天都过成珍藏版,她在迸发智慧的那一瞬间就去行动,她会把一件小事做成精品,做到极致,她知道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教育要成人之美,美不仅是目的地,更是方向。最美的教育,在于师生之间相互倾慕彼此成全。“教育”一词的重心不在“教”,而在“育”,其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如果教师是一个向美而生的教师,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 成为一个向美而生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我们不可求他们能生长成我们期待的模样,但是我们有责任在他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的种子,与美相遇,与孩子一起做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完整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精致生活,
向美而生。
名师引路,
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