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阵痛(22)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说周宏典这人还是不错的。

张巧珍在第二天晚上如愿见到了周宏典。张巧珍在周宏典的妻子王美玲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周宏典的家里。周宏典家是两层小楼,一楼是周宏典夫妇的起居室和客厅,二楼是儿子周东生女儿周东霞的卧室,还有个凉台。楼前是半亩小院,种着很多张巧珍叫不上来名的花花草草。

周宏典虽是行伍出身,但个子并不高,人倒很敦实,英武之气是有的。一进屋,周宏典就从沙发上站起来,上前和张巧珍握手,张巧珍忙不迭的伸出手握住周宏典伸过来的手,周宏典晃了晃,然后指着沙发说说:“请坐,请坐,,坐沙发上,到这里,别客气。”张巧珍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皱了沙发上的白底兰花的沙发垫。两手放在腿上,略显拘谨的坐了下来。王美玲泡了壶茶,倒了两杯,分别端给了周宏典和张巧珍:“喝点茶,边喝边聊,都是自个人。”

周宏典笑着说:“昨天听说你来了,我回来的太晚,也没有见到。我想你今天晚上肯定还是要来一趟的。我推了几个应酬就等你呢。”张巧珍起先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想着怎么说合适,毕竟人家是当官的,不要说的不得体让人家笑话或是不高兴。今天一见面,到觉得人家两口子为人挺家常的,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打官腔的主,张巧珍慢慢就放松了些。

张巧珍问:“周部长,莫大伟当兵的事情,让您多费心了。不知道这体检报告啥时候会下来?”周宏典说:“也就这两天了,你不用担心,有啥情况,我会随时让人通知你。我和莫司令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莫司令交代的事情,就是咱自家的事情。放心吧。还有,那个政审表,填的越简单越好,主要关系填填就好,不要搞得太复杂,审查起来反而太费周折。”

”好,好,我记住了。遇到了您这样的好人,是我们莫大伟的福气啊。周部长,真是太感谢您了。”张巧珍情真意切的说。后来,周宏典又问了问莫老太的身体情况,聊了一些莫五爷和他的一些趣闻轶事,张巧珍把自己带来的一袋青菜放下就告辞回来了,青菜下面塞着一个装有2000元钱的信封。

后来,莫大伟的体检结果还真有点问题,尿检不合格。周部长协调下申请了二次复检,合格通过,皆大欢喜。一家人虚惊一场。政审也一切顺利。莫老太高兴的乐开了花口中念念有词:“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不久入伍证就下来了,还领了军服,被子,挎包,就等一声令下,吹吹打打戴着大红花欢送新兵入伍了。家里一边忙着帮莫大伟整理包裹,一边又平添了些许感伤。大家既为莫大伟高兴,又因为离别而不舍。莫大伟安慰大家:‘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现在要开始新的征途和生活了,是件好事啊。大家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莫大伟走那天,张巧珍看着儿子带着光荣花站在队伍里,那么英俊,那么帅气,高兴地落下泪来。怕儿子看见伤心,连忙悄悄的擦去泪痕,振作精神,欢欢喜喜的送儿子上了大卡车。莫大伟站在车上,往下张望,看见了妈妈爷爷弟弟妹妹,使劲挥手致意。全家人也使劲挥着手,和莫大伟依依惜别。

军车徐徐启动了,慢慢加速,渐去渐远,送行的家属都跟在车屁股后,追 啊,追啊,终于再也赶不上行车的速度时,大家才停止了奔跑,但还是不舍得离去,看着远行的车掀起的尘烟,有人呜呜的哭了起来。莫小莉哭着问张巧珍:“妈,大哥什么时候回来?”一句话把张巧珍也问哭了。

此一去山高水长。儿子你多保重 啊。部队是个大熔炉,是要把铁炼成钢的地方,就是要摔打这些年轻人,磨炼这些年轻人。吃苦受罪是免不了的。可是为了找条生路,又有啥法子呢。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张巧珍并不奢望儿子大富大贵,她只希望儿子能在磨练中增长见识,能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能分担家庭的重担就心满意足了。天下的父母不都是这样吗,盼望着孩子长大,又怕孩子们长大,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只能放手让他们远行。

刚到家门口,就看见办事处的人在往门楼上订军属光荣的光荣牌。莫家大门上现在有两个军属光荣牌了,一个是莫五爷的,一个是莫大伟的。这是多让人骄傲和自豪的事啊。莫大爷背着手站在门楼前,看了一遍又一遍,路过的街坊邻居都会恭喜一句:“莫大爷,家里又出一位军人,恭喜啊。”莫大爷连忙拱手回礼:“多谢,多谢啦。”

没几天,周宏典也来了。给莫老太掂了一份点心,拉一会家常。临走,悄悄把张巧珍拉一边,把张巧珍的菜布袋塞到张巧珍手里,张巧珍握在手里就知道了,信封里装的2000元钱又给送回来了。张巧珍说:“周部长,这是一点心意,您得收下。”周宏典说:“我可得批评你。我当时就知道,菜下面肯定有文章。可我怕当时拒绝,你会担心咱办事尽力不尽力啊,怕你想多了。咱们可不兴这规矩。以后有事尽管说,可你要还是搞这一事,我可不会管了。”张巧珍只好作罢。

张巧珍这2000元钱,可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那时候时兴评选万元户,也就是谁家有一万元钱,那就是全县的首富了。一万元钱在当时能盖起一栋二层小楼了,你想这2000元在当时多顶事吧。周宏典走后,张巧珍是百感交集,庆幸自己遇到的还是好人多啊。

转眼这年春节就到了,张巧珍从年23就开始忙活起来了。要打扫卫生,屋里屋外,角角落落,统统要彻底清扫一遍,屋顶的顶棚一年来被老鼠和落土刺挠的不成型了,要撕下来重新打上新的,干干净净齐齐整整的迎接新年的到来。给孩子和老人置办新年的衣服,买羊肉,买牛肉,买鸡子,买鱼,买鞭炮,买烟花,买买木耳,买豆腐,买豆腐泡,买黄花菜。

然后,要支起柴火锅,噼里啪啦烧起来,煮羊肉煮牛肉,锅底下的木材蹦出红红的火焰,锅里的肉汤咕咕的冒着泡。这个全民欢腾的节日,寄予了老百姓太多对来年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老老少少的都是欢欣鼓舞,眉眼里都是藏不住的喜悦。老话就说,有钱没钱,都要过个好年。过去一年过得不太顺的,希望春节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好兆头。过去一年过得还好的,盼望着生活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张巧珍在祭灶上香的时候,悄悄给灶王说,上天多说好话,让一家老小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莫小莉问:“妈,灶王真的会给老天爷说嘛?”张巧珍轻轻打了莫小莉一下:“小孩子家,不要乱说话。”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比往常多了几分自由和快乐,因为家里为图个彩头和吉利。一般不会训斥孩子们的。可有一条,孩子们必须要遵守,那就是大人们在敬神和敬祖宗的时候,小孩们一定不能多说话乱说话。莫小莉年年就话多,年年挨打,年年记不住。

莫老太的五个儿子,三个姑娘,能陪老人家一起过个团圆年的,也就是留在小城的莫大爷莫四爷和莫二凤了。在外地的几个儿女,谁都是一大家人家了,春节都各自有自己的门事要立,都没有回来团聚。好在,莫老太也习惯了,儿大不由娘,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圈子,春节的人情往来,都不能怠慢,当娘的能说什么呢。只要孩子们在外面有出息,不丢份,莫老太不希求太多。

留在身边的,虽说没有大出息,可都很孝顺,啥事情都顺着自己,四世同堂,莫老太知足了。这年春节就在祥和安乐的气氛中过去了。谁都没有想到,不幸慢慢靠近了莫家大院。莫大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时不时的觉得胃痛,有时候疼的狠起来,莫大爷不得不揪着胃部的肚皮,以这种自残的方式转移胃部的痛感。为了不让莫老太担心,莫大爷痛的狠了,也不敢吭一声,咬紧牙关硬挺着。莫大爷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日下,也不愿去医院。心想挺几天就挺过去了。莫大爷依然每天强打起精神哄莫老太开心。

莫家人是不会随地吐痰的,屋子里放的都有搪瓷的痰盂。尽管莫大爷忍着,瞒着,但是,莫大爷有一天居然咳出了血。张巧珍听到公公剧烈的咳嗽声,跑到跟前看到痰盂里的血块,吓得大惊失色:“大(第一声),你这是咋啦,咱得去医院看看。”莫大爷忙瞪了一眼张巧珍,连打手势带使眼色,示意张巧珍不要大惊小怪,吓住了莫老太。莫老太着急的问:“咋回事?”莫大爷故作轻松的说:“妈,没事,就是咳嗽的厉害,没事。”

莫老太眼看不见,心里透亮啊:“你们可是看我看不见,想瞒我啊。有啥事,你可得给老娘说实话。巧珍,你说。”张巧珍也怕莫老太这么大岁数了,急火攻心的出啥事情了,也只好配合公公瞒着病情:“没事,奶,俺大咳嗽的厉害,明天我带他去医院看看,你别担心哈,奶。”

第二天,张巧珍就带着公公莫大爷去县城人民医院,到内科找到老邻居蔡大妮医生。蔡大妮详细问完情况,对张巧珍说:“大爷岁数也大了,来一次也不容易,做个检查吧。有病治病,没病也安心了。”张巧珍怕公公心疼钱不做连忙说:“中,中。”

当天上午,张巧珍陪着公公做完检查,让公公先在大厅等着,自己上三楼内科要给蔡大妮打个招呼再走。蔡大妮对张巧珍说:“巧珍,这老人上年纪了,可大意不得,后天准时来取检查结果,到时候看具体情况再细说。今天我这也忙,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张巧珍忙说:“我们先走了,你别客气,该忙忙。”在等检查结果的这两天里,张巧珍总觉得自己的右眼皮乱跳,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的。在张巧珍的忐忑不安中,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检查结果会怎样呢?张巧珍祈祷老天保佑公公平平安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命运并未垂青于敏感而又脆弱的莫大伟。在又一次的高考中,莫大伟又落榜了,再次成为生活的不幸儿。一向沉默寡言的莫大伟,...
    桃李斋阅读 3,499评论 2 2
  • “为iPhone十周年庆生的苹果 会在WWDC中带来哪些惊喜?” (是不是会直接上iPhone10呢~~哈哈) 继...
    Nicebook阅读 2,9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