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商业的未来》的“免费”理论汇总
【美】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1、“比特经济学”。出自乔治·吉尔德1990年出版的《微观宇宙》,“在每次产业革命的过程中,都会有某样关键的生产要素大幅度下降。和从前的生产要素相比,在新产业革命中这种要素的价格几乎降为零...”
2、“双边市场”。如互联网代表这么欸提运营模式延伸到各个行业。媒体公司能够围绕免费的信息用数十种方式挣钱,包括把客户的信息出售给品牌授权商,提供“增值”订阅服务以及直接经营电子商务。目前,在同样的商业模式上已经建立起网络公司的整个生态系统。经济学家称为双边市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在进行协同支持:广告商给媒体付费,为的是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媒体则给广告商提供支持。而最终消费者会掏腰包,因为商家的营销成本增加,而商品的最终售价也会提高。
3、“负定价”。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提到负定价的经典案例。一次,丹·艾瑞里在商学院做他自己朗诵诗歌定价的问卷调查。第一种,听众要付钱给丹·艾瑞里,愿意1美元价格听短诗,2美元听不算太长的诗,3美元听长诗。而第二种,丹·艾瑞里付钱给听众,听众愿意接受的是得到1.3美元听一首短诗,2.7美元听一首不算太长的诗,得到4.8美元听一首长诗。在这个案例中,聪明的公司都让正常的金钱流动方向发生了逆转,他们或者是让某样东西免费,或者是在本应其他公司付账的时候埋单。这些电子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不过想到这些点子需要用企业家的思维来创造性地看待价格。
未完待续...